昨天是2009年江苏省公务员招录考试面试的第一天。据悉,两天中,苏州将有超过1700名通过笔试人员参加面试,争夺578个职位。面试首天考生普遍反映:题目比去年需用发散性思维作答的“图形题”相对容易。
据悉,今后苏州对事业单位人员招聘也将向公务员招考靠拢,从形式与制度上确保优秀人才能脱颖而出。
谁来考考官组合:6+1
在市区,公务员面试设置了两个考点,两天中将有超过900人闯关,接受面试挑战。早晨7点多钟,当记者赶到市人才市场考点时,已见百余名考生被集中“关”了起来。
记者注意到,每个面试考官小组都由7名考官组成,其中1人为特邀考官,由招考单位领导或人事部门负责人担任;其他6名考官,全部由组织、人事部门选派,并随机抽取、组合。考生面试成绩也是当场公布。为保持尽可能客观公正,昨天市区每个考场除参考、监考人员随机抽取、组合外,都有一名从无锡交流过来的考官一起“打分”。
上午8点半左右,来自人民大学的一名考生第一个走出考场,他告诉记者,他是前一天晚上坐飞机来到苏州的,他的面试成绩是78分,总的来说是发挥了自己的水平。9点左右,与他同组的另两人完成面试,三个人一交流,当这名人大考生得知自己分数高出另外两名考生5分以上,以绝对的优势进入了体检后,显得非常激动。
令记者感到意外的是,在记者采访到的最先完成面试的两男一女考生,他们竟都是以笔试第一名的成绩进入面试的,而最终同样也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面试;其中那名女考生获得了80分的高分。
考什么考题“具体实在”
根据多名考生的陈述,记者了解到了头天4道面试考题的主要内容。
第一道题是关于读书日的综合分析题。题目大致意思是:20世纪90年代来,中国每人平均购书只有5本,还在每年下降,而700万人口的以色列有100万人有借书证。问考生: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第二道题是:假设你是一街道文化中心的负责人,街道的居民、领导、管理部门对你都各有要求。但由于资金短缺、人员缺少,“文化中心”出现了管理混乱、形同虚设状况。你会怎样去做?
第三道题是串词题,显得较为新颖。题目给出了“开心、暖心、闹心、伤心、信心、痛心、寒心”等10个词语,要考生任意选出4个,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来说说2008年是中国最不平凡的一年。考生向记者反映,虽然在考试准备中并没想到会出这样的考题,但2008年的中国很特殊,将几个重大事件串起来,其实并不难作答。
最后一道题是关于“紫金山防止人为攀爬”的策论题。题目大概是:南京紫金山由于游客众多,很多人不喜欢走大道,喜欢另辟蹊径走小道,于是就造成了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现象。问:你作为管理人员,该如何解决?你能提出怎样具体的可行性建议?
不少考生向记者反映,由于书面材料给的特别“具体而实在”,对于都曾精心准备的他们,面试题并不很难。并没出现去年“圆桶方便面”与“方桶方便面”的图形题,要考生结合图形进行“发散性”陈述这样“很不确定性”的考题。
怎么应考面试技巧提高
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考点虽然考场之间距离较近,考生走进走出显得较为频繁,但秩序还较为井然。
正在现场进行面试监督的市人大代表周国忠、市政协委员毛昌宁,都已是第三次进场进行面试监督了。他们见证了我市公务员招录的客观公正。
毛昌宁委员向记者透露,他所看到的面试考官,非但预先不知道进哪个考场,就是哪怕考生名字、考生背景等,考官都是一概不给的;对考官唯一的要求是,你要客观公正地打分,选出三名候选人中,现场表现最好的那一位。
周国忠代表则告诉记者,三年监督,给他印象最深的是,如今考生的面试水平已越来越高。他说,三年前他第一次进考场监督,有位苏州重点中学的语文老师,以第一名的笔试成绩进入,或许是过于紧张,身为语文老师,平日里能侃侃而谈,回答问题竟会答不下去,自然遭到了淘汰。如今,这样的状况已基本不见了。大凡进入前三名的考生,他们都千方百计通过各种培训,进行他们所能想到的辅导训练,面试答题的技巧已大大提高。
市人事局局长纪顺俊在现场向记者表示,招录中的“公开、公平、公正”,应该是一个最起码的要求,为的是一方面要对考生负责,另一方面也是对政府负责——将最优秀的人才选拔到政府部门岗位,更好地为市民服务。他透露,今年公务员面试除了与往年一样由纪委派人全程监督外,还特邀了普通的行风监督员进入旁听;今后可以考虑让部分市民代表也进考场进行旁听。另外,市人事部门正在考虑并要求苏州的事业单位招聘,也要向公务员面试看齐与靠拢,真正从形式与制度保证招录优秀人才的客观与公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