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博士招聘网 > 特聘教授/高层次人才招聘 > 正文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2025年诚邀海外优秀青年依托申报海外优青项目(新增批次)
2025年8月15日    中国博士招聘网
分享到:
一、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01项目介绍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02支持待遇及生活保障
聘任为事业编制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年薪和供购房补贴。充足科研经费保障,国家提供100-300万元经费资助,优先支持申报内部教学科研项目。有力团队建设支持,首聘期前3年,每年单列保障1个博士研究生及2个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根据团队建设需要提供足额博士后指标。
符合条件者可额外享受属地人才补贴。协调解决引进人才的子女入托入学问题。符合条件的人才同时可依托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申领山东惠才卡,可享受出入境和居留、医疗保健、社会服务等29项绿色通道服务。
03申请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9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不适用于通过中外联合培养方式取得海外博士学位的情况)。
6)在海外工作期间,同时拥有境内带薪酬职位的申请人,其境内带薪酬职位的工作年限不计入海外工作年限。
7)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8)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并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04申请方式
申请人可直接与相关学部(学院)联系,达成申报意向后将有专人协助完成申报工作;也可联系校(院)人事处、高层次人才工作处咨询相关事宜。
有意者请将个人简历发送至学部(学院)联系人邮箱,邮件主题标注“优青(海外)申报+姓名”,简历内容应涵盖个人基本信息、联系方式、学习和工作经历以及主要学术成果(如论文、项目、专利和获奖情况等)。
人才政策咨询:人事处、高层次人才工作处
联系人:席老师
电话:0531-89631928
邮箱:rcc@qlu.edu.cn
项目申报咨询:科研管理部
联系人:陶老师
电话:0531-89631893
邮箱:kjctfr@126.com
各学部(学院)诚邀青年才俊申报,联系方式:
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部
联系人:梁老师
电话:0531-82605537
邮箱:sdsjszx_job@163.com
02轻工学部
联系人:韩老师
电话:18754170870
邮箱:58249519@qq.com
03海洋技术科学学部
联系人:赵老师
电话:0532-58628529
邮箱:rs@sdioi.com
04机械工程学部
联系人:孟老师
电话:15662452696
邮箱:mengxl_me@qlu.edu.cn
05电子电气与控制学部
联系人:刘老师
电话:0531-82605456
邮箱:liuyuan@sdas.org
联系人:宋老师
电话:0531-89631158
邮箱:songyx_123@163.com
06生物工程学部
联系人:陈老师
电话:13665312529
邮箱:chenwy@sdas.org
07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部
联系人:韩老师
电话:13589119603
邮箱:sdspfj@qlu.edu.cn
08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部
联系人:刘老师
电话:0531-85599004
邮箱:sdkinghills@qlu.edu.cn
09化学与制药学部
联系人:丁老师
电话:18853118351
邮箱:dsz0127@qlu.edu.cn
10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部
联系人:李老师
电话:0531-82605444
邮箱:zuzhirs@qlu.edu.cn
11数学与人工智能学部
联系人:胡老师
电话:0531-89631268
邮箱:qlgdsxy@163.com
12光电科学与技术学部
联系人:吕老师
电话:0531-88799238
邮箱:zpzy@qlu.edu.cn
13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部
联系人:张老师
电话:0531-68606156
邮箱:nyszhang_000@126.com
14经济与管理学部
联系人:陈老师
电话:0531-82605709
邮箱:chenjian@zhanlue.net
15艺术设计学院
联系人:高老师
电话:13698628996
邮箱:Gaojy@qlu.edu.cn
联系人:刘老师、梁老师
电话:0531-89631183
邮箱:261577576@qq.com
16马克思主义学院
联系人:邓老师
电话:0531-89631895
邮箱:windeng@163.com
17政法学院
联系人:李老师
电话:0531-89631766
邮箱:52327065@qq.com
18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联系人:江老师
电话:0531-89631260
邮箱:jyh4568@qlu.edu.cn
19菏泽校区(分院)
联系人:王老师
电话:0530-73899639
邮箱:sdskxyhzfy@126.com
20情报研究所、图书馆
联系人:王老师
电话:0531-68606148
邮箱:wangyan1@sdas.org
21高新技术产业(中试)基地
联系人:任老师
电话:0531-88728214
邮箱:zhongshijidi@qlu.edu.cn
22人工智能联合研究生院(筹)
联系人:胡老师
电话:0531-89631268
邮箱:qlgdsxy@163.com
23人工智能学院(筹)
联系人:胡老师
电话:0531-89631268
邮箱:qlgdsxy@163.com
二、高层次人才引进
01人才层次
第一层次
学术水平具有国际影响力,能够聚焦国家战略需要,引导开拓新的国际前沿领域研究方向的人才。
第二层次
在学术前沿领域取得国际同行公认的高水平原创性研究成果,或在国家战略需求领域取得重要成果攻克卡脖子技术,能够深度融入国家和全省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具有带领本学科领域赶超国际先进水平能力的人才。
第三层次
在国家重大需求和学术前沿领域取得重要的标志性成果,能够聚焦高水平大学建设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带领本学科领域开展高水平研究的人才。
第四层次
教学科研能力突出、发展潜力较大,在本领域已取得较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成果,并能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博士,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5岁。
第五层次
教学、科研工作急需,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潜质,在本学科已取得较高水平研究成果的优秀青年博士,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5岁。
02福利待遇
1)薪酬待遇
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购房补贴,第一层次及学科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可一事一议。
2)科研支撑
提供具有竞争力的科研经费支持、必要的办公和科研条件,享受重大基础研究平台、重大应用研究实施平台、科研成果孵化平台等优质的科研平台资源,优先支持申报内部重大教学科研项目,分配博士生、硕士生招生指标。
3)生活保障
协助符合条件的人才办理山东省惠才卡、泉城人才服务金卡及申请山东省和济南市人才生活补贴,协调解决子女上学问题,享受健康体检、节日福利、工会活动、员工班车等教职工福利。
(注:以上福利待遇供参考,具体以学校最新正式文件和合同为准)
三、单位介绍
01学校简介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于2017年5月整合组建而成,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应用研究型大学,山东省最大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山东省属高校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
校区或研究机构
济南长清大学科技园(主校区)、济南历城校区及菏泽校区,设26家教学科研机构,共有在校生36000余人,专任教师2278人,现有全职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外籍院士5人,国家级人才41人次,省部级人才203人次。
研究机构:济南、青岛、济宁、菏泽、德州
02机制体制优势突出
汇聚山东省优质科教资源,实行校院合一的管理体制,打造科教融合优势特色,是山东省新型工业科技创新及人才培养领域的重要力量。学校(科学院)着力打造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八大体系”,厚植科教融汇“最大优势”,释放产教融合“最大效能”,努力建成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应用研究型大学。
03学科科研特色鲜明
学校(科学院)充分发挥“科教融汇、双轮驱动”的体制机制优势,重点支持智慧海洋技术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群)突破双一流,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学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医学、艺术学和教育学等9个门类,计算机科学、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环境学及生态学、生物及生物化学和药理学与毒理学等8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被誉为“企业家的摇篮,工程师的沃土”,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科学院)牵头建设国家级平台14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近80个,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516项,省部级项目2279项,到账科研经费再次突破10亿元;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128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光华工程科技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
04国际合作开放互融
学校(科学院)坚持走国际化、开放式道路,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塑造开放办学新优势。先后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建有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山东省顶尖科学家工作室、山东中乌技术创新研究院、国际化示范学院和国际研究生院等,与国外著名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建有60余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研发中心),35个国际联合实验室,2个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成立中外合作基辅学院,举办3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有7位合作的外国专家获国家友谊奖,获“全国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先进单位”、“国际科技合作百强机构”称号。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特别提示: 针对本网发布的部分招聘信息来自于网络,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请求职者先通过招聘单位网站或电话等方式核实招聘信息后再应聘,以防虚假、诈骗招聘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若有侵权,虚假、诈骗招聘信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处理。
[复制链接] [收藏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本文] [返回页顶] [返回首页
本站内容免责声明: 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个人、单位或来源于网络等其它发布信息(包含文字、图形、链接及其它)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所有发布信息仅供访问者参考(若发现虚假或错误信息接到通知或举报,经核实后及时删除或更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专区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 我们
Copyright(C) 2005 - 2015 www.51bosh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博士招聘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41127号-1
客服电话:0839-5253278 传 真:0839-5253278
未经 中国博士招聘网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博士招聘、求职信息及作品,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