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博士招聘网 > 资讯频 道 > 高校教师招聘 > 正文
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教师招聘启事(副教授、教授)
2012年9月19日    博士招聘网
分享到:
中国矿业大学教师高级岗位公开招聘启事
  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秉承“开拓创新,严谨治学”的一贯传统,致力于建设一支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师资队伍,现面向校内外、海内外诚招英才,热忱欢迎优秀人才应聘加盟。
  一、岗位要求及岗位数量
  1. 应聘者原则上应具有博士学位;
  2. 身心健康,具有高尚的师德和优良的学术道德;
  3. 具备优秀的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能力;
  4. 正高级岗位应聘者年龄原则上在50周岁以下,应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能够引领本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在本学科领域取得创新性的教学科研成果;
  副高级岗位应聘者年龄原则上在40周岁以下,应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紧跟本学科发展前沿,在本学科领域取得突出的教学科研成果。
  5. 公开招聘的教师高级岗位的学科方向、岗位数量详见附件。
  二、应聘者需提供的材料
  1、应聘者可通过电子邮件、邮寄、传真等方式向我校人事处师资办公室提出应聘申请,所需提供的材料如下:
  ①《中国矿业大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高级岗位申请表》(附件1)
  ②两封专家推荐信:由推荐者密封后直接寄送到中国矿业大学人事处师资办公室;
  ③代表性论文论著:提供近五年来以第一作者发表(出版)的论文论著目录,并提供5篇代表性论著复印件。
  ④其他成果证明复印件
  ⑤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⑥专业职务聘任证书复印件
  ⑦外语能力证明复印件等
  ⑧2012年中国矿业大学教师高级岗位申报人员情况汇总表(附件2)
  2、应聘者提供的材料须真实准确,中国矿业大学将对申报材料严格审查,一经发现材料存在虚假不实之处,将取消其应聘资格。
  3、所有应聘材料一般不予退还,论著、证明材料请提供复印件。
  三、时间安排
  2012年9月15日—10月31日 学校公布拟聘专业技术基础岗位,开始接受海外、校外人员申报。海外、校外申报人员将材料报(寄)送至师资办公室,并将申请表电子版发送至师资办公室邮箱。
  2012年11月10日—11月30日 学校专门成立面向校外人员的学科评议组进行学术评价、邀请申报人员来校面试、学校学术评价组织评议。
  校外人员通过学校学术水平评价组织评议后,一年内必须来校工作,来校工作后正式聘任。
  四、注意事项
  1. 来校面试人员的往返路费及在校期间的住宿费用由学校承担。
  2. 相关问题也可咨询中国矿业大学人事处。
  五、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中国江苏省徐州市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人事处师资办公室
  邮政编码:221116
  联 系 人:许梓楠 张宁 赵楠
  联系电话:86-516-83590205 83590203
  传 真:86-516-83590211
  电子邮件:szb@cumt.edu.cn(邮件主题必须以: "博士招聘网+姓名+应聘职位" 的格式发送)
  附件
  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岗位设置表
一级学科名称
二级学科/学科方向
岗位数
矿业工程
矿山压力与动力灾害防治、煤炭资源绿色开采、机械化高效开采、资源开发规划与设计、露天开采工艺、露天矿边坡工程、煤炭洁净加工的新理论、新工艺与新装备、干法分选与筛分理论和技术、低品质煤炭提质与利用、矿物加工过程模拟优化与控制、煤炭资源绿色开采、冲击矿压、机械化高效开采、岩层移动、充填开采、煤与瓦斯共采、深部开采、地下气化、现代采矿技术、碳补给与封存、矿物材料工程
6☆
安全科学与工程
矿井瓦斯防治、矿井通风防灭火、矿井粉尘防治、矿井降温、消防工程、安全科学理论
1
土木工程
岩土工程,结构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5☆
力学
工程力学
1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程管理、能源资源管理系统、安全生产管理、能源资源评价与政策、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
2
建筑学
建筑历史及理论
1
机械工程
大型矿山机械装备设计及应用、工程摩擦学理论及应用、矿山机械动力学理论及应用、现代机械设计理论及应用、矿山机电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矿山安全装备及救灾机器人、机电系统控制、流体传动控制技术及装备、特种加工及极端制造技术、虚拟制造技术、煤矿井下特种车辆、及高效辅助运输系统、地下电机车安全技术
2
信息与通信工程
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
2☆
电气工程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1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1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非常规天然气、煤炭地质、矿山工程地质、地质灾害、碳补给与封存、
2
地球物理学
地震勘探、电法勘探
1
测绘科学与技术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矿山空间信息学与沉陷控制工程
1
化学工程与技术
燃料电池、电化学、煤炭转化、煤炭液化、碳补给与封存
2
化学
复杂体系的化学动力学与控制、煤加工化学品制备及界面分选化学、煤的基础研究及高附加值利用
1
工商管理
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市营销、技术经济及管理
1
应用经济学
产业经济、能源与环境金融管理、国际贸易学、数量经济
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制冷与低温工程、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过程机械的故障诊断与监控、分离技术与装备
2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碳补给与封存
1
公共管理
土地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CO2监测
1
中国语言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评议学及应用评议学
1
马克思主义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与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
2
数学
随机分析、数理统计、模表示理论
2
外国语言文学
翻译研究、英美文化研究、比较文学研究、英美文学、专门用途英语、应用语言学、普通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研究、英语笔译、德语笔译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智能信息处理领域、矿山安全监测与预警、矿山信息获取、软件分析与测试、信息安全、矿山虚拟现实与可视化
3
材料科学与工程
太阳能、CO2监测、材料物理化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
2
设计学
工业设计、景观设计、平面设计、环境艺术
2
合计
48
  备注:岗位数中标注☆者,在相应学科方向下设置教授和研究员两类岗位,教授岗位设置在各学院,研究员岗位设置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单位。研究员岗位设置数量为:土木工程2个、矿业工程2个、信息与通信工程1个。
  中国矿业大学副教授岗位设置表
一级学科名称
二级学科/学科方向
岗位数
矿业工程
矿山压力与动力灾害防治、煤炭资源绿色开采、机械化高效开采、资源开发规划与设计、露天开采工艺、露天矿边坡工程、煤炭洁净加工的新理论、新工艺与新装备、干法分选与筛分理论和技术、低品质煤炭提质与利用、矿物加工过程模拟优化与控制、冲击矿压、岩层移动、充填开采、煤与瓦斯共采、深部开采、地下气化、现代采矿技术、碳补给与封存、矿物材料工程
6
安全科学与工程
矿井瓦斯防治、矿井通风防灭火、矿井粉尘防治、矿井降温、消防工程、安全科学理论
3
土木工程
岩土工程、结构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6☆
力学
工程力学、流体力学
4☆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程管理、能源资源管理系统、安全生产管理、能源资源评价与政策、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财务管理系统工程
3
建筑学
建筑历史及理论
1
机械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大型矿山机械装备设计及应用、工程摩擦学理论及应用、矿山机械动力学理论及应用、现代机械设计理论及应用、矿山机电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矿山安全装备及救灾机器人、机电系统控制、流体传动控制技术及装备、特种加工及极端制造技术、虚拟制造技术、煤矿井下特种车辆、及高效辅助运输系统、地下电机车安全技术
5
信息与通信工程
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
4☆
电气工程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4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2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数字矿山、碳补给与封存
3☆
地质学
含煤地层与古生物、有机地球化学、油气地球化学、矿物学、岩石学
1
测绘科学与技术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矿山空间信息学与沉陷控制工程
2
地理学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地理学
1
化学工程与技术
燃料电池、电化学、煤炭转化、煤炭液化、碳补给与封存
5
工商管理
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技术经济及管理
3
应用经济学
产业经济、能源与环境金融管理、国际贸易学、数量经济、生物数学
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工程热物理、流体机械与工程、过程机械的故障诊断与监控、分离技术与装备
3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碳补给与封存
2
公共管理
土地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CO2监测
3☆
中国语言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评议学及应用评议学
1
马克思主义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与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
2
数学
变分法在微分方程及动力系统中的应用、组合最优化、微分方程、非线性分析及应用、无穷维动力系统、偏微分方程反问题
3
物理学
目标与环境电磁、表面与界面物理、光学工程
2
外国语言文学
翻译研究、英美文化研究、比较文学研究、英美文学、专门用途英语、应用语言学、普通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研究、英语笔译、德语笔译
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智能信息处理领域、矿山安全监测与预警、矿山信息获取、软件分析与测试、信息安全、矿山虚拟现实与可视化
6
体育学
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
2
材料科学与工程
太阳能、CO2监测、材料物理化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
3
美术学
美术史论、美术创作
1
设计学
景观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环境艺术
2
电子科学与技术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1☆
政治学
政治学理论
1
合计
 
90
  备注:岗位数中标注☆者,在相应学科方向下设置副教授和副研究员两类岗位,副教授岗位设置在各学院,副研究员岗位设置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单位。副研究员岗位设置数量为:土木工程、力学、公共管理、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信息与通信系统、电子科学与技术各设置1个。
[复制链接] [收藏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本文] [返回页顶] [返回首页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专区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 我们
Copyright(C) 2005 - 2015 www.51bosh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博士招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86279号-2
客服电话:010-69750702 传 真:010-69750702
未经 博士招聘网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