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云南电网公司博士学历工作人员及博士后研究人员招聘启事
经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人社部发[2008]43号文)批准,2008年9月,云南电网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正式挂牌成立。 云南电网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既是公司科技创新平台,也是公司高端人才引进与培养平台。云南电网公司要求,博士学历人员如有志于加入本公司,需先申请进入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从事科技项目研究,期满后根据双方意愿再决定是否签订工作合同。对于有就业倾向的博士,公司将在有岗位需求的情况下招聘博士后,对于没有就业倾向的博士,公司将根据科技项目研发需求招聘博士后。 2013年,云南电网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拟招聘博士学历工作人员及博士后研究人员5~7名,竭诚欢迎有志者加盟本站,联合解决云南电网重大技术问题,为云南电网的可持续发展及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一、 公司简介 云南电网公司是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云南省域电网运营和交易的主体,也是云南省实施“西电东送”、“云电外送”和培育电力支柱产业的重要企业。目前,世界首条±8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已在云南投运,500千伏主干电网延伸至9个州(市),220千伏骨干网架覆盖了全省16个州(市),110千伏及以下配网日益完善,特高压、交直流混合运行的大电网已经形成并向越南北部送电,形成了省内、省外、国外三个电力市场齐头并进的良好发展格局。2012年,公司完成售电量1436.69亿千瓦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98.33亿元。 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基本情况 云南电网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在云南电网电力研究院。云南电力研究院作为云南电网电力技术监督、技术服务、科技创新、基建调试、信息化和人才培养工作的中坚力量,已发展成为专业齐全、设备先进、技术雄厚、人才荟萃的电力科学试验研究基地,拥有一流的电力试验基地、良好的计算机网络硬件、丰富的科技信息资源及其它科研条件。 目前,云南电网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累计有16名博士后进站工作,5名博士后已顺利出站并留云南电网公司工作,11名在站博士后均作为重要研究人员加入云南电网公司重大科研项目组,开展微网高温超导磁储能系统在云电科技园示范工程中的应用研究、2MV便携式快前沿紧凑型现场冲击试验装置、超导可控电抗器在电网中的应用研究、云南电网公司超导电力装置研发与试验实验室建设、GIS类设备绝缘状态直流检测试验技术研究、电力系统中超导装置失超特性及其保护配合、恶劣气候下输变电系统安全诊断与预测维护的数据驱动方法研究、微电网关键技术研究、高温超导限流器的研究与应用、云南电网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体系及信息化系统研究等项目的研发工作。 云南电网公司还与华北电力大学、重庆大学和昆明理工大学共同建立了研究生工作站,联合培养研究生。目前在站研究生41名,为公司博士后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研究方向及课题 详见《2013年云南电网公司博士学历工作人员及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计划书》。 四、招聘对象 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性别不详,年龄在40周岁以下。有能力从事本公司科研课题,或提出本公司认可的课题建议,均可向本站申请作博士后研究人员。 五、申请材料 凡有意进入本公司工作的博士学历人员、或申请来本站作博士后研究人员,请提交下列申请材料: 1.《博士后申请表》; 2.身份证复印件、个人简历、自荐材料; 3.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 4.2篇以上学术研究代表作; 5.本学科领域博士生导师或相当水平专家的推荐信; 6.拟研究课题及对该课题的理解和设想。 六、 在站待遇 云南电网公司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充足的项目经费和良好的科研条件。进站工作的博士学历工作人员、博士后科研人员参照公司同岗位同学历正式工作人员标准确定薪酬、福利及社保,并提供一套不低于80平方米住房供在站期间免费使用,另外,公司将根据博士学历工作人员、博士后研究工作的进展及工作表现进行奖励,根据项目需要为博士学历工作人员、博士后配备相关科研助手,提供良好的科研工作环境。在站期间,公司还将为博士学历工作人员、博士后提供丰富的国内、国外学术交流机会。 七、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云南省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云大西路105号云南电网电力研究院工作站办公室407号 邮编:650217 联系人:王达达 0871-66345357,13769115378 张少泉 0871-66345356, 13888772126 电子邮箱:ddwang@vip.sina.com wangdada@tsinghua.org.cn zsq3733@163.com
云南电网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二○一三年三月一日
2013年云南电网公司博士学历工作人员 及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计划书
一、概述 2013年,云南电网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博士学历工作人员及博士后研究人员的专业重点为:电力系统及自动化、高电压技术、计量及检测、电力电子、自动控制、直流输电、企业管理、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等。 云南电网公司拟招收的博士学历工作人员及博士后研究人员专业及课题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内容,公司欢迎各位应聘人员提出自己的课题建议。 云南电网公司博士学历工作人员和博士后科研人员的研究课题采用三种方式确定:一是“本人自带”,即博士学历人员、博士后本人自带的研发项目,经评审符合云南电网公司研发需要的;二是“难题招标”,即由云南电网公司提出的,当前云南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亟需解决的、或具有前瞻性、长期性、创新性意义的课题;三是“合作研发”,即博士学历人员、博士后人员加入云南电网公司已立项的科技项目研发团队,作为主要成员参与项目研发。前两类项目一般由博士、博士后主导项目研发进程,第三类项目一般由公司的项目负责人主导。 二、重点研究领域 1. 电网技术 针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存在的风险,从规划、运行等方面研究电网的特性和规律,如:电网低频振荡的分析研究,找出导致低频振荡的情况,提出抑制低频振荡的有效措施。研究电网分析技术,建立电网模型,应用于电网各种运行方式的分析,指导电网的建设和安全稳定运行。研究电网调度的新技术,提高电网调度水平。 2. 输变电设备应用集成 从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运行可靠,以及提高设备本身安全等方面开展研究,如:开展输电线路防雷技术,分析输电线路防雷水平,评估防雷措施的效果。研究同塔多回输电线路设计、施工和运行关键技术,解决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新型输电导线、防覆冰、防污闪和直升飞机巡线和检修技术,提高输电线路安全运行水平。研究设备的绝缘配合和防止重大设备损坏的相关措施等。研究不同时期生产、不同厂家、不同原理的输变电设备技术特点及安全运行隐患,提出消除和控制隐患的技术措施,降低电网运行风险。 3. 运行设备诊断技术 从提高测量精度,改进和优化检修工艺,提高工作效率和检修质量等方面开展研究。研究输变电设备的试验、带电检测和在线监测技术,研究合成绝缘子早期缺陷,支柱绝缘子裂纹、积污、散股、断股和外部损伤,变电设备绝缘老化,内部放电,温度过高,气体泄漏,研究输变电设备试验、带电检测和在线监测技术集成应用,逐步建立各种设备缺陷和设备健康水平的判断标准,准确把握设备运行风险,为开展状态检修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4. 配电网运行与控制技术 从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安全性,提高配网的自动化水平等方面开展研究。研究提高配电网可靠性、电压合格率和降低线损的技术,研究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电网谐波治理的模式,研究分析配电网的供电能力,科学规划,优化网架,简化供电方式,提高供电能力。研究新型绝缘材料的配电变压器以及配电网新技术、新设备推广应用研究。研究配电网规划、建设和运行技术标准,统一客户服务、负荷管理、地理信息、配电网自动化、配网资产管理等系统的标准,提高配电网管理水平。 5. 节能、环保与新能源发展 开展基于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垃圾和微水电等)的分布式发电系统组成的微型电网的构成及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其控制技术和保护技术研究(包括电能质量控制、安全稳定控制及综合自动化技术等)及其相关自动化设备的开发研制;开展分布式电源接入的技术以及分布式电源对电网产生影响的相关研究。研究通过优化输电线路布置、优化分裂导线结构、实施线路屏蔽、采取双回和多回输电线路布置、采用低噪声电气设备等方法降低电磁污染的控制措施。研究电网谐波污染的预防、测量、分析和治理技术,研究确定用于电网环境评估的指标体系,开发电网建设、运行环境评估软件和电网建设环境保护经济性评价软件。研究节能降耗的各种经济措施、引导措施、管理措施和节能改造措施,重点关注基于需求侧管理的电力营销以及农村电网的节能新技术推广应用。 三、合作研发重点课题 1. 多特性小水电群大规模接入消纳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该项目为国家863计划研究项目。主要研究内容:以云南电网为背景,研究多特性小水电站群大规模接入消纳关键技术,包括七个方面研究任务:(1)水电时空特性与发电能力预测技术;(2)应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提高电网接纳小水电能力;(3)应用柔性交流输电技术提高电网接纳小水电能力;(4)小水电监测与仿真平台及应用示范;(5)小水电与大中型水电站群系统多时空协调控制;(6)大规模可再生能源送出稳定水平协调控制;(7)小水电送出动态稳定特性及振荡源辨识,以及小水电送出的安全稳定控制原理和系统研究。 2.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输变电设备智能监测与全寿命周期管理 该项目为国家863立项研究项目。主要研究内容:(1)输变电设备物联网体系架构及全景信息模型研究;(2)输变电设备物联网的通信模型与接口体系构架研究;(3)输变电设备物联网一体化智能监测装置研制;(4)输变电设备全景信息集成平台研发;(5)输变电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研发;(6)输变电设备物联网验证与示范应用。 3.云南电网公司超导电力装置研发与试验实验室建设 主要研究内容:(1)超导电力装置的研发与试验检测技术研究及实验室建设;(2)研究示范性超导电力装置检测装备级实验方法与规程;(3)研究工程化超导电力装置的检测设备与技术。 4. 智能微网实验室建设及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1)建设一个包括多种分布式电源(包括风力发电、光伏、储能等)的实验平台;(2)结合分布式能源主要接入配电网的特点,在建成的实验平台上进行多种类型的分布式能源的运行特点研究、储能设备控制策略研究、微网独立运行与并网运行控制策略及运行特征分析、微网能量管理系统开发研究、微网继电保护系统研究、微网电能质量分析系统研究等;(3)在实验平台上进行微网接入配电网对配电网现有保护、控制运行、调度策略的影响研究;(4)开展微电网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微电网综合性能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微电网运行的运行控制技术、微电网模式切换技术、微网仿真与实验数据对比研究、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微网监测等研究。 5. 信息安全实验室建设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1)调研国内信息安全实验室建设和运行情况,调研云南电网已建信息系统的平台架构、硬件软件配置、网络体系结构情况;(2)信息安全实验室物理环境搭建方案研究;(3)编制《信息安全实验室建设方案》;(4)根据《信息安全实验室建设方案》进行实验室建设和开展相关工作。 6. 数字化实验室研究和建设 主要研究内容:(1)研究实验室检定、校准、测量的新技术,研究和开发相关自动化、智能化检定系统;(2)研究数字化实验室整体框架模型,建立数字化实验室数据应用、分析中心;(3)研究和建立电力设备检定装置的统一通信规约;(4)研究实验室检定的远程协助、远程检定和远程监控等内容;(5)研究如何将目前的检定流程、管理规范、管理流程等通过信息化、自动化手段实现,达到实验室监测、控制和管理信息化、规范化。 7. 智能计量体系的研究和建设 主要研究内容:(1)智能电表及其应用技术研究;(2)智能计量通信技术的研究;(3)智能计量数据管理系统的研究;(4)智能计量用户户内网络的研究;(5)研究和建立智能计量相关设备和系统的仿真和测试平台;(6)研究并建立智能计量示范工程,在试点区域内进行智能计量系统的建设;(7)研究计量设备的在线状态监测技术及远程校验等技术;(8)电能质量及计量准确性保证体系的相关技术研究。 8.云南大规模风电并网全景仿真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1)基于PSS/E的大规模风电并网机电暂态仿真平台建设与动态稳定时域仿真;(2)利用大规模风电场分布式SVG提高云南电网稳定水平方法研究;(3)风电机组的机电暂态模型研究与试验;(4)基于DigSILENT Power Factory的大规模风电并网电磁暂态与电能质量仿真平台建设与应用。 9. 云南电力外送采用多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1)研究采用多端直流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其对云南电网安全稳定及中长期网络结构带来的影响;(2)提出满足云南电力外送与自用的多端直流实施方案及计划。 10. 电网薄弱地区新能源接入与水电协调经济运行控制策略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1)根据云南省新能源资源分布情况,结合《云南省新能源“十二五”发展规划》,研究新能源接入方案;(2)选择新能源接入密集地区,通过水电历史数据和风光气象数据,研究新能源与水电互补控制策略和经济运行方式,实现新能源与水电协调的电网经济运行调度方式;(3)研究风光水协调控制经济运行策略,在地调进行应用,并取得专利和论文等成果。 11. 配电网过程指标体系及其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建立一套科学的配电网过程指标评价体系和各项指标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度模型,通过该模型,能够反映出配电网的发展水平和薄弱环节,提出云南电网公司配电网发展的重点和方向,为配电网项目投资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12. 云南电网电力平衡与调峰分析平台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1)收集、分析云南电网中各类电站(包括水电、火电、风力及光伏以电站等)的出力等特点,研究科学算法模拟系统全年逐月运行方式,仿真计算系统装机/出力及电力电量平衡,满足校验系统的装机容量是否满足系统负荷的需求,并确定各电站在系统逐月典型日24小时负荷曲线上的工作位置和工作容量;(2)模拟电站的运行特性、系统中各电站的计划检修和系统的负荷备用、事故备用,检验系统内各分区的电力电量平衡、各类电站的年发电量和年利用小时数,年燃料需求和可变运行费用,水电站的弃水电量以及分区间联络线的交换潮流等技术经济指标。 13. 云南“十二五”主网可靠性评估及故障概率分布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1)开展“十二五”云南规划电网可靠性评估和故障概率分析研究,为电网优化提供科学依据;(2)对云南主网进行可靠性分析,给出各个部分的可靠性量化值,并进行评估;(3)通过电网设备元件的故障率统计数据,建立科学的数学分析模型,提出全网、局部电网、不同电压等级的不同地区、不同故障类型的概率分布。 14. “十二五”云南多直流送端电网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1)“十二五”云南多直流送端电网稳定性评估及适应性研究;(2)“十二五”云南送端多直流与交流系统相互影响研究;(3)“十二五”云南送端电网多直流协调控制技术研究;(4)多直流背景下提高云南大水电送出能力技术研究;(5)多直流背景下云南电网次同步振荡及抑制措施研究;(6)多直流系统对云南电网交流变压器影响及抑制措施研究。 15. 云南电网远程定值修改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1)研究制定适合于云南电网的保护定值远程修改实施方案;(2)在云南电网部分110kV及以上变电站试点后逐步推广;(3)编制相关保护定值远程修改的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4)提高云南电网保护定值的修改效率,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提升电网的专业技术管理水平,优化保护定值修改流程,提高供电可靠性,提升电网运行管理水平。 16. 云南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管理系统建设 主要研究内容:(1)建立以电网调度运行管理为核心,以业务需求为导向的综合应用平台;(2)在各级调度机构内部,实现信息的集成与业务协同,纵向上实现网省地县各级调度部门的信息互联互通和业务贯穿,横向上实现调度系统与生产、营销等核心业务系统的数据交互与业务协同。 17.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程序运用开发 主要研究内容:(1)编制《云南电网县调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软件技术规范》,确定“云南电网县调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软件”应具备的功能模块及技术指标;(2)根据云南电网县调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工作的具体需求,开发面向云南电网县调的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软件;(3)根据省、地调系统的数据格式,确定云南电网县调继电保护专业的标准数据交换结构。 18. 信息融合分析、模糊诊断、神经网络技术在电力设备状态评估、诊断、预测中的应用 主要研究内容:(1)基于云南电网电力主设备(变压器、断路器、电抗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GIS、输电线路、杆塔等)的多维信息(状态监测、运行、气象环境、手工记录数据、设备台账、缺陷、设备评价、检修试验等),研究国际先进信息融合技术;(2)建立电力设备状态评估、诊断、预测分析模型,完善状态检修和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支撑技术。 19. 输变电设备监测诊断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1)研究变电设备运行状态监测以及运行环境监测网络的拓扑结构、通信规范、数据传输与数据存储等关键技术;(2)研究建立状态监测装置的性能校验、接入安全、通信方式和应用技术规范的标准体系;(3)研究基于输电线路状态风险评估的状态检修技术和全寿命周期管理的信息化技术。(4)研究变电站灾害防护技术;(5)研究基于风险的设备状态评估方法;(6)全寿命周期管理技术支撑体系研究。 20.面向智能电网的通信网络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1)建立电力企业的网络技术评估和改进体系,提出结构合理、高实时性、高可靠性的网络技术模型;(2)对电力网络进行建模研究,分析电力网络的及时性、稳定性,为未来的智能电网提供良好的网络技术支撑。 四、招聘原则 按照公平、公开、公正和择优录用的原则,公司对申请进站的博士后科研人员采用资格审查、测评、技术交流及面试等方式进行择优录用。 五、招聘数量 2013年度,公司拟招聘5~7名博士学历工作人员及博士后科研人员。 六、申请条件 凡近年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的博士研究生,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40周岁以下,有能力从事本公司提出的科研课题开发研究者,均可向公司博士后工作站提出申请。 七、在站待遇 公司为进站工作的博士学历工作人员、博士后科研人员参照公司同岗位同学历正式工作人员标准提供薪酬、福利及社保,并提供一套不低于80平方米住房供在站期间免费使用,另外,公司将根据博士学历工作人员、博士后研究工作的进展及工作表现进行额外奖励,根据项目需要为博士学历工作人员、博士后配备相关科研助手,提供良好的科研工作环境。在站期间,公司还将为博士学历工作人员、博士后提供丰富的国内、国外学术交流机会。
云南电网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二○一三年三月一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