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博士招聘网 > 国内博士后招收 > 正文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2020年招聘博士后及技术人员启事
2020年3月25日    中国博士招聘网
分享到: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2020年科研人员招聘启事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以下简称杭州科创中心)是新时代杭州市与浙江大学深化全面战略合作的重大项目。杭州科创中心聚焦物质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的会聚融通,推动在微纳尺度下多学科交叉的颠覆性技术革命,支撑引领未来高端制造和未来产业发展,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创新极,成为具有世界声誉的国际化创新生态区和杰出人才汇聚地。为打造一流的人才队伍,杭州科创中心现向全球发布“青年人才卓越计划”,首批启动“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专项,欢迎优秀青年才俊加盟。
八大项目团队2020春季招聘目录
招聘团队
团队简介
招聘方向
招聘岗位
岗位职责
岗位要求
联系方式
3月份计划招聘人数
李翔团队
本项目团队从事用于肿瘤治疗与组织再生的微纳生物材料研究,开发了多种微创植入体治疗平台与多功能纳米颗粒治疗平台,涉及电动力治疗(EDT)、气体协同治疗(GT)、化学动力治疗(CDT)等多种新型治疗手段,相关成果已在Adv. Mater., Adv. Sci, Adv. Funct. Mater., Biomaterials等生物材料领域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
生物医用材料、组织工程、肿瘤诊断、生物学等
博士后
独立开展本团队相关课题研究,申请基金或其它相关项目,撰写论文,协助指导研究生。
1.近三年在国内外知名高校取得博士学位,博士期间或近三年以第一作者在生物材料领域权威期刊发表论文3篇以上;
2.年龄不超过32周岁,身体健康;
3.具有生物医用材料、组织工程、肿瘤诊断、生物学等相关专业背景;
4.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丰富的实验经验、独立的科研能力、较强的英语阅读及写作能力、科技报告撰写能力;
5.工作踏实、细心、严谨,善于沟通,具有责任心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联系人:李翔老师
E-mail:xiang.li@zju.edu.cn
1
工程师
1、负责实验室的日常工作(包括实验室管理、实验材料设备购买,仪器设备维护、财务报销等);
2、协助科研学术活动策划、科研成果过程管理等工作,辅助完成团队正常运转的相关事务。
1.本科及以上学历;
2.年龄不超过32周岁,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行端正,工作踏实、细心、责任心强,具有较好的协调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
3.精通Word、Excel、Power point等各类办公软件,数据分析能力强,文字功底扎实;
4.有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经验者优先。
1
董树荣教授团队
本项目团队负责人董树荣是浙江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博导,科技部专项首席科学家、IEEE高级会员、IEEE EDSHZ Vice President等。承担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863项目、国家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等15项,Nature Comm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20余篇,获得国家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团队主要从事MEMS射频滤波器芯片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目前包括无信通信终端应用的FBAR、SAW滤波器与双工器等。诚聘有相关从业经验的工程师、博士后,或具有扎实专业背景的应届毕业生加盟。
MEMS工艺工程师;器件物理设计工程师;系统工程师
MEMS工艺工程师

1.MEMS器件的工艺设计
2.MEMS器件的工艺制备
1.在国内外一流高校或科研院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拥有集成电路、微电子、材料、物理、电科等相关专业;
2.工作勤奋、踏实,责任心强,有团队协作精神;
3.具有MEMS工艺经验,熟悉相关设备;
4.具有集成电路、MEMS、射频器件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或研究经验者优先。
联系人:金浩老师
E-mail:hjin@zju.edu.cn
1
器件物理设计工程师

1. FBAR器件多物理场仿真分析
2. FBAR器件结构设计与优化
3. FBAR器件表征与可靠性设计
1.在国内外一流高校或科研院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拥有集成电路、微电子、材料、物理、电科等相关专业;
2.工作勤奋、踏实,责任心强,有团队协作精神;
3.具有多物理场有限元仿真经验,具有FBAR器件设计经验优先考虑;
4.具有物理、射频器件、信息电子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或研究经验者优先。
1
博士后
参与MEMS产业化研发
1.在国内外一流高校或科研院博士毕业,拥有集成电路、微电子、材料、物理、电科等相关专业,有较好的超净间工艺研发背景者优先;
2.工作勤奋、踏实,责任心强,有团队协作精神;
3.具有MEMS工艺经验,熟悉相关设备;
4.满足浙江大学博士后资格要求。
2
技术开发专家
参与MEMS产业化研发管理
1.在国内外一流高校或科研院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拥有集成电路、微电子、材料、物理、电科等相关专业,有较好的超净间工艺研发背景者优先;
2.工作勤奋、踏实,责任心强,有团队协作精神;
3.具有MEMS工艺经验,熟悉相关设备;
4.满足浙江大学四青人才要求,待遇面议。
1
杨立荣教授团队
本项目团队负责人杨立荣是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特级专家,“工业生物催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曾任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科技部863计划主题专家。团队长期致力于生物工程和生物化工学科的基础理论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生物催化与转化、合成生物学、生物制造手性化学品等。团队近年来围绕精细化学品的高效绿色制造,研究开发适用的生物合成技术,研究工作国内领先,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有多项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应用。
合成生物学、生物催化与转化、蛋白质工程
开发工程师

1.参与实验室合成生物学相关研究工作;
2.负责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常规操作和日常维护。

1.硕士及以上学历;
2.工作勤奋、踏实,责任心强,有团队协作精神;
3.具有生物化工、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或研究经验。
联系人:岑琦琼老师
E-mail:qiqiongcen@163.com
1
博士后
1.从事合成生物学相关研究工作;
2.鼓励博士后在实验室总体研究目标框架下,根据个人兴趣与职业规划选择进行基础研究或者应用技术研究。

1.近三年内在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获得博士学位;
2.研究方向为生物学、化学、工程学、计算科学等相关学科;
3.年龄在35周岁以下,身心健康;
4.具有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具有突出的创新研究成果,科技创新潜质优秀;
5.具有优秀的英文写作能力,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相关领域发表过高水平研究论文。
1
徐杨教授团队
本团队由IEEE Fellow、国家特聘专家和长江学者领衔,浙江大学4名教授和若干名海内外知名高校博士研究人员组成,专注于高性能、微型化、高效率的超视觉技术与图像传感器系统开发,为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泛在信息时代提供“未来智慧之眼”。
微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光学工程、物理、计算机、材料、化学等
博士后研究人员
1.协助完成超视觉团队的日常开发工作;
2.开展实验室相关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实验进展,撰写论文,发表高水平论文。
1.获得相关学科本科或硕士以上学位(如微电子、光电、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物理、计算机、材料、化学等);
2.在微纳电子器件/电路开发、芯片设计/传感器件/图像传感与成像技术/光谱分析与物质辨识等领域有从事高水平科研经历及高影响力论文发表;
3.有较强的英文阅读,交流和写作能力,能相对独立完成课题工作
2
陈红胜教授团队
本项目团队负责人陈红胜是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人工电磁材料、异向介质、电磁波隐身。近年来,团队在新型人工电磁材料及其隐身应用研究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Nature Physics, Nature  Communications, PNA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Advanced Materials,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等国际知名期刊,并受到多家国际著名科技杂志亮点报道。
信息与电子、光学、数学、物理学等理工方向
技术员
1.参与实验平台的搭建与维护;
2.协助完成实验室设备的常规操作与实验测量;
3.参与各类工作计划、研究方案与研究报告的撰写。
1.本科及以上学历;
2.具有良好的英文表达能力;
3.工作勤奋、踏实,责任心强,有团队协作精神;
4.具有科研院所、高校或企业相关工作经历及国际合作经历者优先。
联系人:郑斌老师
E-mail:zhengbin@zju.edu.cn
2
薄拯教授团队
本项目团队负责人薄拯教授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和浙江省有突出贡献青年科技人才,现任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会理事,浙江省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会理事,Nano-Micro Letters(SCI)、Scientific Reports(SCI)、ES Energy & Environment期刊编委。团队致力于纳米尺度界面热力学与动力学基础研究以及相关的能源环境应用技术开发,研究成果在Chem. Soc. Rev.、Energ.  Environ.  Sci.、Adv. Mater.、ACS Nano、Int. J. Heat Mass Tran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80篇,8篇被选为期刊封面、扉页或封底,7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授权美国发明专利1项、中国发明专利22项;依托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能源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并与美国UCLA、欧洲科学院、美国芝加哥大学、美国圣母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等拥有紧密的国际合作关系。
博士后研究人员:热力学,传热学,统计物理,超级电容,锂离子电池,光热转换,固态核磁共振;
博士后
1.承担各类、各级科研项目,独立开展卓有成效的科研工作;
2. 协助团队负责人以及团队做好各类公共事务;
3. 积极乐观,有创新精神,能够潜心钻研新知识和新技术;
4. 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独立科研工作能力、优良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 具有博士学位,或在入站前取得博士学位;
2. 身心健康,年龄35岁及以下;
3. 具有科学研究兴趣,良好的学术道德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独立科研能力,对工作积极主动,做事认真踏实;
4. 优先考虑掌握(1)核磁共振NMR、石英晶体微天平QCM、原位拉曼Raman及STEM等微观实验检测手段;(2)密度泛函理论、分子动力学模拟和有限元方法等数值模拟方法;或(3)PECVD等先进纳米材料制备手段相关技术的博士生。
联系人:陈老师
E-mail:chenceu@zju.edu.cn; huachao@zju.edu.cn
2
开发工程师:微波、射频、直流等离子体系统装备研发;石墨烯纳米材料制备研发;
开发工程师;
1. 承担各类、各级科研项目,独立开展卓有成效的科研工作;
2. 协助团队负责人以及团队做好各类公共事务;
3. 积极乐观,有创新精神,能够潜心钻研新知识和新技术;
4. 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独立科研工作能力、优良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等离子体,物理化学,材料,机械工程,工程热物理等相关专业;
2.在等离子体设备研发方面有一定的经验;
3.本科学历及以上,身体健康,优秀者可适当放宽要求。
1
开发工程师:
电化学,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研发制备;石墨烯纳米材料制备研发;
开发工程师;
1. 承担各类、各级科研项目,独立开展卓有成效的科研工作;
2. 协助团队负责人,以及团队各类公共事务;
3. 积极乐观,有创新精神,能够潜心钻研新知识和新技术;
4. 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独立科研工作能力、优良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电化学、材料,化学工程等相关专业;
2.在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研发制备方面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3.本科学历及以上,身体健康,优秀者可适当放宽要求。
1
技术员:电化学、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材料科学
技术员
1. 协助各类、各级科研项目,开展卓有成效的科研工作;
2. 协助团队负责人,以及团队各类公共事务;
3. 积极乐观,有创新精神,能够潜心钻研新知识和新技术;
4. 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独立科研工作能力、优良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电化学、材料,化学工程等理工科背景;
2.本科学历及以上,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中文表达和写作能力;
3.有驾照者优先考虑。
1
申有青教授团队
本项目团队负责人申有青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生物纳米工程中心主任、工学部副主任,兼美国化学会IECR期刊副主编、中国药学会纳米药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纳米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入选美国Fellow of American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and Medical Engineering(2018)。在Nat. Nanotech、Nat. Biomed. Eng.、JACS、Angew. Chem. Int. Ed.和Adv. Mater.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0余篇,H-因子65。团队主要从事功能高分子合成及其应用于纳米药物的研究及相关成果的应用开发。
高分子化学、药学、生物材料学、医学或肿瘤分子生物学等相关专业
博士后
1.保障实验室设备和日常研究的正常运转,协助指导研究生的科研工作;
2.开展实验室相关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实验进展,撰写论文,发表高水平论文;
3.协助完成重大项目的申报和执行。
1.工作认真负责,为人诚实守信,积极上进,热爱科学研究,有团队协作精神;
2.在国内外一流高校或科研院毕业,拥有高分子化学、药学、医学或肿瘤分子生物学相关专业博士学位,有较好的有机及高分子合成及生物医学研究背景者优先;
3.有良好的科研训练经历,在相关学科主流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1篇以上SCI论文;
4.有较强的英文阅读,交流和写作能力,能相对独立完成课题工作。
联系人:周珠贤老师
E-mail:zhouzx@zju.edu.cn
1
技术开发专家、预研专家、领域专家;
1.保障实验室研究的正常运转、提升中心的科研竞争力;
2.开展实验室相关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实验进展,撰写论文,发表高水平论文;
3.协助完成重大项目的申报和执行;
4.分担其他团队建设相关工作。
1.工作认真负责,为人诚实守信,积极上进,热爱科学研究,有团队协作精神;
2.在国内外一流高校或科研院毕业,拥有高分子化学、药学、医学或肿瘤分子生物学相关专业博士学位,有较好的有机及高分子合成基础及生物医学研究背景者优先;
3.有良好的科研训练经历,在相关学科主流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2篇以上SCI论文;
4.有较强的英文阅读,交流和写作能力,能相对独立完成课题工作。
2
技术员
1协助完成科创中心生物纳米实验室的建设和日常运转相关事务;
2.协助室验室设备的常规操作和日常维护;
3.协助生物纳米工程实验室相关研究工作。
1.本科或硕士学历;
2.工作勤奋、踏实,责任心强,有团队协作精神;
3.具有高分子化学、药学、生物材料学、医学或肿瘤分子生物学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或研究经验者优先。
1
谢涛教授团队
本项目团队负责人谢涛教授是国家特聘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9年度获“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基础研究王葆仁奖”,2020年当选ACS PMSE Fellow,现任美国化学会著名期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IF = 8.1) 副主编。。团队长期从事受激形变高分子与3D/4D打印的研究,为该领域的国际引领团队之一。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发表于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等期刊,多项工作被Science、Nature等机构专题报道。
高分子合成、高分子加工、3D打印
技术员
1.超高精度光固化3D打印设备的常规操作和日常维护;
2.参与实验室高分子相关研究工作。
1.本科及以上学历;
2.工作勤奋、踏实,责任心强,有团队协作精神;
3.具有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相关专业知识背景或研究经验者优先。
联系人:赵骞老师
E-mail:qianzhao@zju.edu.cn
1
博士后
1.参与实验室高分子相关研究工作。
2.撰写项目申请、论文、专利等。
1.高分子相关方向博士;
2.工作勤奋、踏实,责任心强,有团队协作精神;
3.具发表过高水平研究论文者优先。
2
 
先进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平台2020招聘(预计55-60人)
招聘团队
团队简介
招聘方向
招聘岗位
岗位职责
岗位要求
联系方式
三月招聘人数
先进半导体材料团队——皮孝东教授
本团队依托于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从事半导体材料基础研究和技术成果转化的主要基地之一。团队多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4项,培育出了浙江金瑞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半导体材料企业,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实验室研究方向从半导体硅材料向半导体薄膜材料、复合半导体材料等不断拓宽。目前,正着力布局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研究,力争在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上取得重要突破。
材料、电子、光电、物理和化学
根据应聘者条件安排以下岗位:
1)首席专家;
2)主任工程师;
3)开发工程师;
4)技术员。
1.负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单晶制备或外延薄膜的生长;
2.设计有关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制备的工艺方案,建立和维护工艺菜单;
3.分析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制备工艺的关键数据,开展技术攻关与技术改进工作;
4.相关工艺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1.具有晶体生长、材料物理与化学和半导体物理等基础理论知识;
2.具有材料、电子、光电、物理和化学等相关专业的硕士及以上学历;
3.具有两年以上从事半导体单晶材料制备/半导体外延薄膜生长的经验;
4.熟悉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的测试技术;
5.能够对工艺难题进行分解,找出困难点,制定计划并且解决;
6.良好的英文交流和阅读能力。
联系人:皮孝东老师
联系方式:xdpi@zju.edu.cn
2
根据应聘者条件安排以下岗位:1)领域首席科学家;
2)平台科学家;
3)卓越/研发中心主任;
4)技术开发专家、预研专家、领域专家。
1.从事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相关研究工作,与平台的宽禁带半导体器件研究人员紧密合作;
2.申请各类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或解决国家重大需求;
3.指导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
4.组建和领导包含工程技术人员的科研团队。
1.博士学位,具有扎实的晶体生长、材料物理与化学、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等相关理论知识;;
2.具有丰富的半导体材料单晶制备或外延薄膜生长经验;
3.具有开阔的战略视野,能敏锐把握本学科领域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发展态势,有自己的研究思路,熟悉所在领域的前沿热点。在相关领域取得过重要原始性创新成果或做出过重要的科技创新贡献;
4.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5.具有良好的英语交流、阅读和写作能力。
3
博士后
1.从事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相关研究工作,与平台的宽禁带半导体器件研究人员紧密合作;
2.撰写技术报告,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或解决国家卡脖子问题。
1.博士学位,具有扎实的晶体生长、材料物理与化学、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等相关理论知识;
2.具有半导体材料单晶制备或外延薄膜生长经验的优先考虑;
3.在博士研究生阶段取得过重要原始性创新成果或做出过重要的科技创新贡献;
4.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5.具有良好的英语交流、阅读和写作能力。
3
先进半导体功率芯片团队——盛况教授
本团队是国内最早的先进半导体研发团队之一,多年来,承担了宽禁带电力电子器件及应用领域多个国家级、省级和重大横向合作项目,在器件理论、芯片研制、器件封测和应用领域取得了一批相关成果。依托科创中心先进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平台,将拥有一流的设计、工艺、封测、应用研发设施。
微电子、物理、材料学专业
开发工程师
1.负责功率器件的结构设计、工艺流程制定与分组实验设计,版图设计;
2.负责与工艺工程师沟通和配合,完成器件单项工艺和工艺流程的开发和优化;
3.负责项目管理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对工艺过程及流片完成的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基于分析结果的反馈进行技术论证,并改进器件结构设计和工艺技术方案;
4.负责与器件封装的对接,完成封装后器件的电学测试和可靠性测试,并完成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5.负责与工作内容相关的专利和技术性文档的撰写。
1.电气工程、微电子、物理等相关专业,具有扎实的半导体物理及器件基础,博士学历,研究方向为SiC/GaN功率器件者优先;
2.掌握功率器件的基本工艺流程,掌握TCAD软件(TCADsimulation)、Cadence/L-Edit版图软件(layoutdesign);
3.熟悉功率半导体器件电气参数的测试原理、方法和设备,具有较强的数据整理、分析能力;
4.有较强的沟通能力、独立思考及团队协作能力,学习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
联系人:任娜E-mail:ren_na@zju.edu.cn
1
机械、机电一体化专业
超净间厂务和安全工程师
1.负责微纳加工平台厂务的管理和日常运行,如水冷机,机械泵等设施的运行
2.实现上述设备的点检和基本维护,制定维护计划;
3.和相关设备的主管工程师协作,确保超净间设备的安全和运行;
4.负责平台的安全和应急处理工作;
制定相应的安全培训材料和应急对策;
1.机械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有3年以上工作经历(有较多经验者学历可以适当放宽);
2.熟悉水冷机、ups、配电设施的运行和安全;
3.有3年以上企业或研究院所大型平台厂务经验;
4.有3年以上企业或研究院所大型平台化危品和气体危险品等应急应对经验;
有和相关实验室设备负责工程师合作,制定安全应急措施、安全保护措施的经验;优选条件:(1)有国家认可的相关或国际大公司厂务培训证书;(2)有国家认可的安全培训证书,如消防,化学或气体危险品应对培训证书。
1
电气工程、微电子、物理等相关专业
开发工程师
1.负责平台的各项行政事务,负责平台与中心之间的信息上下传递;
2.做好会务工作,做好会议记录;
3.协助平台管理部门的工作,协调员工关系;
4.负责文档和报告的编写和汇总;
5.配合平台管理部门处理外部公共关系;
6.高效率地完成平台管理层的各项指派任务。
1.电气工程、微电子、物理等相关专业,本科学历,有半导体行业的工作经验,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优先考虑;
2.有较强的组织和沟通能力,能熟练掌握文字编辑、排板和办公室软件的操作;
3.工作上认真负责、主动、干练,反应灵敏;
普通话标准流利,形象气质佳,亲和力强。
1
机械、机电一体化专业
设备工程师
1.前期参与平台的超净建设工作,以及设备的采购和安装工作;
2.根据设备维护计划和实际需求,安排设备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跟踪设备运行状况,及时排除生产过程中的设备故障;
4.负责设备运行中的优化以不断提高生产品质与效率。
1.专科以上学历,机械、机电一体化专业;
2.具备设备管理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3.年龄40周岁以下;
4.半导体行业设备维修和保养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
1
先进半导体射频芯片团队——郁发新教授
本团队在微波毫米波相控阵芯片、通信类射频前端芯片、高集成度TR组件及三维集成微系统等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承担过多项该领域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微波毫米波器件建模技术、宽禁带半导体技术、微波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微波毫米波组件与微系统工艺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项目团队与业界先进化合物半导体生产线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在材料生长表征、器件设计与模拟、先进工艺开发、可靠性验证、超净间管理运营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旨在依托科创中心平台对GaN射频芯片进行前沿性研发。
微电子、物理、材料学专业
射频GaN工艺和器件工程师
1.负责氮化镓器件工艺技术的开发、实现先进的GaN电子器件;
2.参与至少如下部分工艺流程:光刻、薄膜、注入、干刻、湿刻、减薄、CMP、电镀等,可以负责其中部分工艺或模块;
3.负责分析器件性能与工艺制程的关系,优化工艺流程与器件性能;
4.参与器件性能测试方案和可靠性评估流程的制定,负责器件测试数据分析和失效分析。
1.硕士及以上学历,具有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物理基础、特别是第三代半导体方面的理论知识;
2.有从事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生产工艺的经验(半导体器件生产线上累计工作5年以上,特别具有第三代半导体研发生产行业经历、经验丰富者可降低学历要求);
3.熟悉和掌握器件结构设计方法与半导体器件制造流程,熟悉半导体材料和器件表征技术;
4.熟练掌握半导体工艺和器件仿真软件使用,能独立完成工艺和器件的仿真,参数提取,方案整理等;
5.具有专利与技术文档撰写能力,以及良好的英文读写能力。
联系人:莫炯炯老师
联系方式:jiongjiongmo@zju.edu.cn
2
电子、机械,电气自动化等相关专业
主任工程师(高级技师)
1、协助新建项目的规划、实施、验收等工作;
2、制定厂务设施的操作规程、维护手册、保养维修计划并行实施;
3、确保厂务设施的运行正常,保障研发需求的各动力供给以及环境;
4、根据厂务设施的运行情况以及数据的分析,制定相应的改善,节能等措施;
5、负责厂务设施的应急维修任务;
6、负责工艺设备二次配的规划实施工作;
7、负责厂务系统备件工具的申请保管,仪器校验等工作;
8、负责对厂务专员的培训指导以及监督工作;
9、负责厂务运营的工作计划、成本预算、汇报总结等工作;
10、负责厂务团队建设、绩效管理和人才培养;
11、配合环安卫工程师对安全、环境方面的工作。
1、专科及以上学历;
2、工作勤奋、踏实,责任心强,有团队协作精神;
3、具有大型半导体厂十年以上厂务工作经验;
4、具有电子、机械,电气自动化等相关专业,具有功率器件、射频半导体工艺知识背景。
5、熟悉厂务系统,具备暧通、气化、水处理、洁净室维护保养以及异常维修能力;
6、有高低压电工、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员、消防等相关证件者优先考虑。
2
先进半导体封装测试团队——孙一军教授
本团队具有良好科研背景,是由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以及国际知名半导体公司资深工程师等构成的紧密团队。团队目前建立了一支具有全面实战经验的半导体封装工艺队伍,完全掌握了模块封装的传统工艺,包含芯片焊接、引线键合、衬板及母排焊接、灌封等技术,并一直投入科研力量研发先进的封装工艺,如银烧结、铜线键合、端子超声焊接、压力接触等。工艺团队一直致力于对传统工艺的完善提高和对先进工艺的开发推广,将研究成果进行试制并促进模块封装产业化发展。
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金属材料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专业
1)开发工程师;2)技术员;
1.负责功率器件/模块封装材料优化与新材料研发,并制定相应工艺开发流程
2.负责功率器件/模块的封装设计(涉及电-磁-热-机方面)及其工艺实施
3.负责功率器件/模块的各类标准质量与可靠性测试(QATest)
4.负责制定面向非标准要求的测试方案与可靠性评估流程
5.负责多芯片系统集成封装工艺的开发
1.曾专门从事功率半导体电子器件/模块的设计和产品开发,有半导体企业生产线上开发或制造经验者优先;
2.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热能与动力工程(研究生以上学历);金属材料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3.有高密度电源模块研究和开发经验和能力;
4.熟悉回流焊、引线键合、烧结和灌封等主要工艺及其工艺流程整合;
5.掌握ANSYS、SolidWorks、LabVIEW、JMP等设计软件的使用;
6.熟悉功率半导体器件/模块相关行业标准,及其测试原理和方法;
7.专利与技术文档撰写能力,以及良好的英文读写能力。
联系人:赵悦璇老师
联系方式:zhaoyuexuan@zju.edu.cn
2
博士后
1.曾专门从事功率半导体电子器件/模块的设计和产品开发,有半导体企业生产线上开发或制造经验者优先;
2.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热能与动力工程(研究生以上学历);金属材料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专业博士学位;
3.有高密度电源模块研究和开发经验和能力;
4.熟悉回流焊、引线键合、烧结和灌封等主要工艺及其工艺流程整合;
5.掌握ANSYS、SolidWorks、LabVIEW、JMP等设计软件的使用;
6.熟悉功率半导体器件/模块相关行业标准,及其测试原理和方法;
7.专利与技术文档撰写能力,以及良好的英文读写能力;
3
 
特别提示: 针对本网发布的部分招聘信息来自于网络,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请求职者先通过招聘单位网站或电话等方式核实招聘信息后再应聘,以防虚假、诈骗招聘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若有侵权,虚假、诈骗招聘信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处理。
[复制链接] [收藏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本文] [返回页顶] [返回首页
本站内容免责声明: 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个人、单位或来源于网络等其它发布信息(包含文字、图形、链接及其它)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所有发布信息仅供访问者参考(若发现虚假或错误信息接到通知或举报,经核实后及时删除或更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专区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 我们
Copyright(C) 2005 - 2015 www.51bosh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博士招聘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41127号
客服电话:0839-5253278 传 真:0839-5253278
未经 中国博士招聘网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博士招聘、求职信息及作品,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