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平台 |
招聘团队 |
研究方向 |
所需专业 |
招聘数量 |
联系邮箱 |
先进半导体研究院 |
吴赞团队 |
高功率密度电力电子封装 |
电力电子、工程热物理交叉等 |
1 |
wuzan@zju.edu.cn |
王蓉团队 |
宽禁带半导体中的杂质与缺陷、碳化硅同质外延 |
物理、材料、微电子、光电等 |
4 |
zjurongwang@163.com |
邓天琪团队 |
碳化硅等宽禁带半导体材料 |
计算材料学、凝聚态物理、理论化学等 |
1 |
dengtq@zju.edu.cn |
陈烨楠团队 |
高性能高降压比PoL变换器关键技术 |
电力电子、电气工程等 |
1 |
yenanc@zju.edu.cn |
宋立辉团队 |
碳化硅材料中缺陷与杂质 |
化学、物理、化工、半导体材料等 |
1 |
songlihui@zju.edu.cn |
韩学峰团队 |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设备模拟计算 |
材料、物理、化学等 |
1 |
xuefenghan@zju.edu.cn |
高峰团队 |
射频MEMS器件、微纳传感器、声子晶体、声学超构材料 |
微集成电路、微电子、材料、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等 |
1 |
gao.feng@zju.edu.cn |
李东珂团队 |
碳化硅薄膜外延 |
物理、材料、微电子、光电等 |
1 |
ldkest@zju.edu.cn |
生物与分子智造研究院 |
高纯化学品分离智造团队 |
功能化材料合成、高纯化学品制造、数据驱动的分离材料制备与评测 |
化工、化学、材料、高分子 |
3-4 |
wyang070@zju.edu.cn |
工业微生物工程团队 |
工业微生物(丝状真菌、酵母)的工程改造、工业微生物合成生物学、产重组蛋白酶、有机酸等工业品 |
分子生物学、酶工程、代谢工程、发酵工程、合成生物学、组学分析、生物信息学 |
3-4 |
fangh@zju.edu.cn |
王宝俊团队 |
合成生物学使能技术与调控工具开发;基因元器件的挖掘、改造、模块化及正交化设计;基因线路设计;生物传感与智能生物诊疗应用;生物计算与生物制造应用 |
合成生物学、生物工程、生命科学、生物信息、计算生物学、自动化等 |
3-6 |
|
王熙团队 |
合成生物学方向(微生物代谢工程,生物合成、生物制造,蛋白质工程等);计算生物学方向(AI/机器学习、计算机辅助生物系统设计、基因组尺度代谢模拟等) |
生物化工、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植物学等 |
3-4 |
wyang070@zju.edu.cn |
张强团队 |
熟悉一种或者几种常见的深度学习模型、人工智能在计算化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应用 |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电子信息、生物信息学、计算化学等 |
3-4 |
wyang070@zju.edu.cn |
工业大脑智能过程集成团队 |
过程建模、数字孪生方向、低碳过程和能源系统设计、人工智能驱动的分子设计 |
化学、高分子、化学工程、计算机 |
3 |
|
宣军团队 |
导向天然产物合成的有机合成方法学研究、小分子药物合成与修饰、活性天然产物合成 |
有机化学等 |
2 |
xuanjun2021@zju.edu.cn |
陈报恩团队 |
癌症生物学、免疫学、合成生物学、药物化学等方向 |
生物学、合成生物学、化学生物学、药物化学、有机化学等 |
1-2 |
|
徐仁军团队 |
几何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数学,AI+生命科学+物理材料化工(合成生物与分子智造、蛋白设计、新材料物性预测和逆向设计) |
人工智能、计算机、物理、数学、生信、统计等 |
多名 |
22160175@zju.edu.cn |
刘夏团队 |
肿瘤免疫 |
生物,医药相关 |
1 |
wyang070@zju.edu.cn |
王玮团队 |
生物医用高分子和凝胶材料的设计和合成及其在心肌梗死、皮肤缺损、软骨/骨缺损和关节炎等方向的应用 |
有机合成、高分子化学和合成、高分子材料、化工、生物材料、智能材料、纳米材料、医疗器械、组织工程、再生医学、细胞生物学、动物实验和临床医学等相关专业背景 |
1-2 |
wwgfz@zju.edu.cn |
鲍泽华团队 |
酵母、哺乳动物细胞合成生物学相关方向 |
生物工程、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自动化、生物信息、蛋白质工程等相关专业 |
2-3 |
|
郎绪业团队 |
微生物代谢工程、基因调控、合成生物学 |
微生物、代谢工程、生物技术 |
3 |
wyang070@zju.edu.cn |
邵世群团队 |
生物材料与药物输送、靶向蛋白降解、肿瘤免疫治疗 |
化学、高分子、化工、药学、医学或肿瘤分子生物学等 |
1 |
shiqun.shao@zju.edu.cn |
孙文静团队 |
功能影像纳米探针、生物医用纳米材料、辐射响应型纳米药物 |
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医学、药学、放射化学、分子生物学相关专业研究背景 |
2 |
sunwj0102@zju.edu.cn |
连佳长团队 |
合成生物学、代谢工程、蛋白质工程 |
生物化工、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微生物、化学工程与技术 |
2-3 |
jzlian@zju.edu.cn |
未来科学研究院 |
张亦舒团队 |
新型忆阻器件的设计与开发、神经拟态器件(人工神经元和突触)的开发、大规模神经网络阵列的微纳制造加工、感存算一体化 |
材料、物理、化学、微电子等 |
2 |
2293613226@qq.com |
薛飞团队 |
新型铁电存储器件的制备、低维铁电材料的表征、探索器件在智能计算方面的应用 |
材料、物理、化学、微电子等 |
2 |
2293613226@qq.com |
未来电子学研究室 |
二维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新型存储器、神经拟态器件、智能仿生感知器件与系统等 |
材料、物理、化学、微电子等 |
4 |
2293613226@qq.com |
新型电磁研究室 |
“新型电磁结构隐身”“拓扑电磁学”和“量子电磁学”研究 |
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控制、光学、数学、物理学等 |
8 |
2293613226@qq.com |
先进微纳储能研究室 |
固态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水系电池等器件及关键材料、电池检测与全生命周期感知、电催化CO2还原、氧还原、纳米催化剂合成等 |
化学、材料等 |
2 |
2293613226@qq.com |
生物有机自组装研究室 |
多肽固相合成、自组装表征;压电性能测试与器件制作;物理气相沉积制备肽自组装阵列;多肽阵列基光电容器设计制造与神经细胞的刺激调控 |
有从事肽分子设计合成、自组装等相关研究背景者优先考虑 |
4 |
2293613226@qq.com |
钙钛矿材料与器件研究室 |
钙钛矿薄膜沉积制备、钙钛矿光伏器件制备、钙钛矿光伏器件器件性能和失效分析 |
光电、电子信息、半导体等 |
4 |
2293613226@qq.com |
超分子新物质创制创新工坊 |
胡宁团队 |
生物传感、器件、技术与系统 |
化学、材料科学、物理、微电子、电子信息、光学、生物学、基础医学等 |
2-3 |
huning@zju.edu.cn |
张浩可团队 |
有机发光材料、聚集诱导发光、簇发光 |
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化学、超分子化学等 |
1-2 |
zhanghaoke@zju.edu.cn |
王宇平团队 |
超分子调控的仿生催化、超分子有机多孔材料、三维拓扑结构可控的聚合物合成及性质研究 |
超分子化学、纳米粒子表面化学、高分子化学等 |
2-3 |
y.p.wang@zju.edu.cn |
陈志杰团队 |
功能性晶态多孔材料(MOFs/COFs/HOFs)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 |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超分子化学等 |
2-3 |
zhijiechen@zju.edu.cn |
郭庆辉团队 |
碳纳米分子合成、功能有机大环化合物及其超分子化学、智能动态超分子和高分子材料 |
有机合成与催化、超分子化学、高分子化学与材料等 |
1-2 |
guoqhzju@zju.edu.cn |
前沿生物技术实验室 |
/ |
利用前沿生物技术,在病毒致病机制、抗体开发、感染免疫、传染病防治、肿瘤防治等方面开展创新研究 |
医学、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工程、遗传学 |
2 |
陈老师
0571-83525305
huiemma@zju.edu.cn |
原子精度制造创新工坊 |
/ |
物理极限原子精度制造、原子精度表征测量、组织界面原子精度制造 |
机械、力学、物理、材料、生物、微电子、电气工程、化学等 |
2 |
马老师
0571-82996162
msw@zju.edu.cn |
生物微纳感知创新工坊 |
平建峰团队 |
农业信息微纳感知机理与方法、农业微纳智能传感器与芯片研究 |
微纳敏感材料与生物材料合成、微纳生物/物理/化学传感器与MEMS芯片研发、无线集成传感系统研发、数据分析与物联网系统研发等相关学科背景 |
2 |
jfping@zju.edu.cn |
徐李舟团队 |
生物传感、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检测、细胞外囊泡(外泌体)分析、标志物诊断 |
分析化学、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细胞生物学、纳米技术等相关学科背景 |
3 |
lzxu@zju.edu.cn |
王一娴团队 |
基于生物纳米探针的植物病害胁迫信号分子时空感知研究、基于红外二段荧光技术的时空感知方法研究、基于嗅觉可视化技术的原位实时感知方法研究 |
分析化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相关学科背景 |
2 |
yixianwang@zju.edu.cn |
吴坚团队 |
新型核酸分析技术研究 |
具有核酸扩增分析、等温扩增、基因编辑、微流控技术以及生物传感等相关经验 |
2 |
Wujian69@zju.edu.cn |
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创新工坊 |
土壤污染过程与检测技术研究团队 |
传感材料/传感器、痕量检测、微流控、自动化控制、仪器科学、微生物组学,界面过程与环境效应、土壤化学与环境化学、物质循环与土壤功能等方向 |
环境、土壤、地学、化学、材料、光学、仪器仪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
1 |
王老师
0571-82998021
wanglwcx@zju.edu.cn |
土壤修复功能材料与技术装备研究团队 |
土壤污染防治技术材料;土壤污染防治功能材料土壤防治技术和智能装备开发 |
环境、土壤、材料、化学、机械及其自动化等 |
1 |
陈颂超团队 |
资源遥感、环境信息获取与集成;土壤数字制图、近地传感、环境大数据;土壤圏与地表系统过程模拟(大数据、AI/机器学习等) |
地理科学、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土壤学、环境信息与规划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
2 |
chensongchao@zju.edu.cn |
量子计算创新工坊 |
郭秋江团队 |
多比特超导量子模拟 |
物理,计算机 |
1 |
qguo@zju.edu.cn |
纳米产业技术转化中心 |
纳米防护涂层材料团队 |
溶胶凝胶科学基础与应用技术研究;金属防腐涂层材料、环境净化纳米功能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等 |
矿物材料深加工、陶瓷材料、涂层材料、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电池新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等 |
2 |
yixuan_721@zju.edu.cn |
纳米肿瘤疫苗研究团队 |
新一代新生抗原肿瘤疫苗纳米制剂的研发与临床转化 |
高分子化学、药学、生物材料学、纳米药物、医学或肿瘤分子生物学等相关专业 |
1 |
yixuan_721@zju.edu.cn |
微纳电子学院 |
/ |
集成电路关键工艺(、工艺集成技术、计算流体力学、表面物理、光学工程,非平衡态等离子体科学、高分子化工、固体物理、传热传质、系统调度优化、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技术、集成电路制造材料工程、微纳系统集成技术和集成电路制造工程与管理、集成电路与集成系统设计及应用、制造设计一体化、微纳电子器件原理与纳米尺度效应,新型信息器件与类脑芯片等集成电路制造科学和技术方向。 |
集成电路相关专业 |
20 |
孙老师
0571-82995271
sunding@zju.edu.cn |
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 |
任奎团队 |
数据安全、人工智能安全、系统安全 |
计算机科学、网络空间安全 |
3 |
tiffanyqi371@zju.edu.cn |
传化集团创新研究院 |
新能源材料创新中心 |
固态电池或水系电池 |
化学材料等相关理工科专业 |
2 |
candicezhou@zju.edu.cn |
生物科技创新中心 |
合成生物学、代谢工程、蛋白质工程 |
生物化工、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微生物、化学工程与技术 |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