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招聘团队  | 
 研究方向  | 
 应聘要求  | 
| 
 1  | 
 功能材料与器件异构集成研究中心  | 
 方向1:非晶氧化物(IGZO)硅基三维集成及其类脑芯片的应用  | 
 1、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材料学、材料物理、化学和电子信息等专业; 
2、以第一作者在相关学科领域发表过SCI论文; 
3、具备神经形态器件研究经验者优先。  | 
| 
 方向2:基于单晶铌酸锂的声学滤波器/声学换能器/微纳光子器件的应用  | 
 1、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电子/电气工程、电子信息、机械、物理、材料等专业; 
2、以第一作者在相关学科领域发表过SCI论文; 
3、具有压电MEMS器件或微纳光子器件研究经验者优先。  | 
| 
 2  | 
 光电MEMS研究中心  | 
 方向1:MEMS/ CMOS器件、RISC-V构架、射频电路等仿真及芯片设计  | 
 1、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MEMS、光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半导体器件、精密电子机械、精密仪器、自动化、材料工程、光学工程、无线电与微波技术等相关专业; 
2、掌握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工艺,半导体材料,材料力学,光学,或微波理论,或信号处理,或电路设计,或机械设计等专业知识; 
3、具备半导体模拟芯片的仿真设计,工艺设计和流片的能力。  | 
| 
 方向2:MEMS工艺设计及研发,3D异质封装工艺及测试  | 
 1、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MEMS、光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半导体器件、精密电子机械、精密仪器、自动化、材料工程、光学工程、无线电与微波技术、通信工程等相关专业; 
2、掌握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工艺,半导体材料,材料力学,光学,或微波理论,或信号处理,或电路设计,或机械设计等专业知识; 
3、具备MEMS工艺和封装设计和流片的能力。  | 
| 
 3  | 
 先进结构陶瓷创新中心  | 
 结构陶瓷材料制备、性能优化、表征  | 
 1、已获得或将获得博士学位,材料相关专业; 
2、熟练操作TEM等设备; 
3、具有结构陶瓷研究经历者优先。  | 
| 
 4  | 
 无机氧化硅可控制备研究中心  | 
 方向1:中空结构微米材料合成、表面改性、结构调控及表征等  | 
 1、已获得或将获得博士学位,掌握化学、分析、机械、材料、信息相关的专业背景知识; 
2、熟练掌握材料性质表征的各种方法、仪器和原理等; 
3、具有无机纳米/微米材料合成工作,或具有半导体化学机械抛光相关背景者优先。  | 
| 
 方向2:石英材料合成、表面改性、结构调控及表征等  | 
 1、已获得或将获得博士学位;掌握化学、分析、机械、材料、信息相关的专业背景知识; 
2、熟练掌握材料性质表征的各种方法、仪器和原理等; 
3、具有石英材料合成工作经历者优先。  | 
| 
 方向3:纳米材料合成、表面改性、结构调控及表征等  | 
 1、已获得或将获得博士学位;掌握化学、分析、机械、材料、信息相关的专业背景知识; 
2、熟练掌握材料性质表征的各种方法、仪器和原理等; 
3、具有纳米材料合成工作经历者优先。  | 
| 
 5  | 
 精准光子集成研究中心  | 
 方向1:光电子芯片理论计算、仿真设计、测试  | 
 1、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凝聚态物理、光学、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 
2、掌握半导体芯片设计、光学设计等专业知识; 
3、具备芯片测试等技能或能力; 
4、具备光芯片研发经验者优先。  | 
| 
 方向2:半导体光电子物理建模仿真、设计  | 
 1、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具有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电磁场电磁波,光电子器件物理及相关知识; 
2、掌握计算机语言,包括但不限于matlab、C++等; 
3、了解数值计算、数学物理方法等相关基本概念者优先。  | 
| 
 6  | 
 新型显示与感知研究中心  | 
 数字人真实性探究及相关技术开发  | 
 1、拥有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或相关领域的博士学位; 
2、在数字人、人机交互、人类感知研究或相关领域有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经验; 
3、具备良好的统计分析能力,熟练使用统计软件; 
4、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研究能力; 
5、强大的学术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 
| 
 7  | 
 碳纳米新能源材料研究中心  | 
 碳纳米管在锂电、钠电等二次电源及高分子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 
 1、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电化学、高分子复合材料等相关专业; 
2、掌握电池、高分子复合材料相关专业知识; 
3、具备锂电、钠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研发技能或能力; 
4、具备锂电、钠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经验者优先。  | 
| 
 8  | 
 智能控制与系统研究中心  | 
 类器官培养再生,类器官芯片制作  | 
 1、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组织胚胎学、再生医学或医学方向; 
2、有从事基础研究经历的优先。  | 
| 
 9  | 
 先进电驱系统研究中心  | 
 方向1:基于新型拓扑结构电机电磁运行原理研究;基于多边耦合电机性能综合研究  | 
 1、电机与电气、热能、机械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2、掌握电机学、传热学和流体力学等专业知识; 
3、具备电机系统研究设计的技能或能力; 
4、具备航空电机项目经验者优先。  | 
| 
 方向2:电驱系统新型控制算法;新型电力电子器件门极驱动、拓扑、调制与控制,及在电驱系统中的集成问题  | 
 1、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2、掌握电力电子拓扑、电机学、功率器件等专业知识; 
3、具备开展电机与变换器驱动控制方面的研究设计的技能或能力; 
4、具备航空电机项目经验者优先。  | 
| 
 10  | 
 热场材料创新中心  | 
 方向1:基于化学气相沉积(CVD)生长SiC,TaC等先进涂层材料的基础科学问题及工艺研究  | 
 1、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化学,材料物理学等相关专业; 
2、研究方向相符,具有丰富的CVD基础研究或者生产工艺经验; 
3、有过国外相关方向留学经历或工作经验的更佳。  | 
| 
 方向2:SiC外延等相关方向的材料生长,应用,缺陷分析等方向  | 
 1、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化学,材料物理等相关专业; 
2、有丰富的MOCVD工作经验; 
3、有MOCVD SiC外延研究基础优先; 
4、有过国外留学相关经历或工作经验的更佳。  | 
| 
 方向3:基于化学气相沉积(CVD)的机器学习算法研究  | 
 1、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 
2、掌握机器学习研究方法。  | 
| 
 11  | 
 可持续平台型材料研究中心  | 
 方向1:有机合成 (氨基类,酐基类,环氧基类等),单体设计,高分子聚合 (聚酰亚胺、环氧树脂、聚氨酯等),缩聚等  | 
 1、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化学、化工、材料等相关专业; 
2、具备优秀的论文或专利发表能力,熟练使用各类理工科软件; 
3、具备优秀的海外交流能力,出色的实验设备操作能力。  | 
| 
 方向2:无机填充分散技术,催化剂及高性能添加剂合成技术,绿色溶剂合成技术  | 
 1、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化学、化工、材料等相关专业; 
2、具备优秀的论文或专利发表能力,熟练使用各类理工科软件; 
3、具备优秀的海外交流能力,出色的实验设备操作能力。  | 
| 
 12  | 
 金属氢化学与能源催化研究组  | 
 开发新型多相催化材料,利用表界面表征方法研究催化剂的构效关联、作用机制,开拓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反应、新路径  | 
 1、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化学、化工、材料等相关专业; 
2、掌握催化化学或能源材料相关专业的知识; 
3、第一作者发表过高水平研究论文。  | 
| 
 13  | 
 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测试与应用研究组  | 
 方向1:大功率电力电子系统研究  | 
 1、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电力电子相关专业; 
2、有扎实的电力电子技术基础,良好的电路分析能力,较强的动手能力; 
3、 熟练掌握产品开发工具(如:MathCad计算、仿真、原理图绘制等软件)。  | 
| 
 方向2:功率器件多物理场模型研究  | 
 1、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半导体物理、电子封装等相关专业; 
2、具有氮化镓/碳化硅器件或封装研究开发经验者优先。  | 
| 
 方向3:高频电力电子系统研究  | 
 1、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电力电子相关专业; 
2、具有氮化镓/碳化硅应用研究经验者优先; 
3、熟悉模拟电路、各类开关电源拓扑,掌握EMC、安规、可靠性等知识 。  | 
| 
 14  | 
 激光微纳制造与测量研究组  | 
 方向1:三维结构建模,尤其是超材料结构设计  | 
 1、材料、力学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2、精通三维结构设计软件,具备良好的三维建模基础,掌握AutoCAD、SolidWorks、Proe、Rhino、HyperWorks等软件技能; 
3、具备良好的有限元模拟基础,掌握Abaqus、Ansys等软件技能。  | 
| 
 方向2:超快激光精密加工工艺和机理研究  | 
 1、光学、电子、物理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2、具备超快激光研究、光路搭建、光学设计与仿真经验者优先。  | 
| 
 方向3:多功能超快光谱仪器平台研发与应用  | 
 1、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微纳光学、谱学等研究方向; 
2、掌握微纳测量、原位测量等专业知识; 
3、具备AFM操作经验。  | 
| 
 方向4:微纳尺度原位测量  | 
 1、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微纳光学、谱学等研究方向; 
2、掌握微纳测量、原位测量等专业知识; 
3、具备AFM、SEM等操作经验。  | 
| 
 方向5:分子尺度超快激光加工的材料开发  | 
 1、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光敏材料等研究方向; 
2、掌握光刻胶开发、光敏材料设计、材料表征等专业知识; 
3、具备AFM操作经验。  | 
| 
 15  | 
 新型二次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组  | 
 方向1:二次电池相关基础研究  | 
 1、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物理、化学、材料相关专业; 
2、具有电池技术研究基础; 
3、具有计算化学或机器学习经验者优先。  | 
| 
 方向2:碳材料精准制备  | 
 1、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物理、化学、材料相关专业; 
2、具有电池技术研究基础; 
3、具有计算化学或机器学习经验者优先。  | 
| 
 16  | 
 金刚石半导体应用研究组  | 
 金刚石表面微纳拓扑结构制备及光学应用研发  | 
 1、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光学、材料、物理等相关专业; 
2、掌握光学结构设计等相关专业知识,具备光学模拟和微纳加工等技能或能力; 
3、具备金刚石材料领域相关经验者优先。  | 
| 
 17  | 
 流动与智能化合成研究组  | 
 方向1:数字化学,自动化高通量筛选,智能化合成,AI for Chemistry  | 
 1、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化学、化工、计算机等相关专业; 
2、以第一作者发表过高水平研究论文; 
3、有自动化装置、高通量筛选、人工智能算法研究经历者优先。  | 
| 
 方向2:光催化有机合成  | 
 1、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化学、化工、药化、生物等相关专业; 
2、以第一作者发表过高水平研究论文; 
3、有光催化、流动化学、全合成经历者优先。  | 
| 
 方向3:连续多步合成,全连续流操作系统相关研究  | 
 1、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化学、化工、药化、生物等相关专业; 
2、以第一作者发表过高水平研究论文; 
3、有光催化、流动化学、全合成经历者优先。  | 
| 
 18  | 
 信息材料与微纳器件制备平台  | 
 方向1:集成电路互联Cu薄膜材料的制备技术与机理研究  | 
 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凝聚态物理,化学物理类,半导体材料与物理等专业。  | 
| 
 方向2:集成电路低温与超低温异质键合技术和机理研究  | 
 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凝聚态物理,化学物理类,半导体材料与物理等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