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其前身是创建于1929年的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心理学综合研究机构,是中国心理学会的挂靠单位。心理所的战略定位是:探索人类心智本质,揭示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与环境影响机制,为促进国民心理健康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提供重要知识基础和科技支撑,成为引领我国心理科学发展并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著名研究机构、服务国家科技创新与城镇化发展的心理学科技智库。
心理所现有职工204人,其中科研人员143人(含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5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2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现有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5个博士和硕士培养点,并设有个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有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298人,在站博士后29人。
根据心理所学科和事业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提升各领域科技创新能力,现面向海外诚聘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学者加盟我所,共同致力于心理学研究。
一、招聘需求
序号 |
依托部门 |
招聘学科 |
招聘人数 |
岗位 |
1 |
健康与遗传心理学研究室 |
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及心理学相关学科 |
若干 |
研究员 |
2 |
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研究室 |
|
|
|
4 |
社会与工程心理学研究室 |
|
|
|
二、应聘者条件
1.在本学科领域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工作,做出过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在重要核心刊物上发表过有影响的学术论文或掌握关键技术、拥有重要的发明专利等。
2.达到心理所研究员岗位要求的学术水平,有能力带领团队在本领域开展研究并做出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成果。
3.获得博士学位后有连续4年及以上的海外科研工作经历,年龄不超过40岁;在海外知名大学或科研机构任助理教授或相当及以上职位者可放宽到45岁。
4.恪守科学道德,学风正派、诚实守信、严谨治学,具有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建设而奋斗的奉献精神。
5.入选后能全时全职在岗工作。
三、支持方式与待遇
1.聘为心理所编制内研究员;
2.提供1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配备实验室和项目聘用的研究助手;
3.享受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特殊岗位津贴;
4.工资及各项福利待遇按心理所研究员标准执行;
5.到位工作半年后、2年内参加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择优经费支持的申请,如通过,将获得200万元科研经费支持。
四、需提交的申请材料
1.《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候选人推荐(自荐)表》(见附件);
2.3位国内外知名专家(至少1位为国外专家)推荐信;
3.3篇代表性论文;
4.发表文章的收录和引用情况的检索证明;
5.国外任职情况证明;
6.博士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7.其他本人认为有必要提供的相关材料。
五、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路16号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100101
联系人:周智红
电话:010-648772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