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博士招聘网 > 科研院所博士招聘 > 正文
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2018年度人才招聘公告
2018年4月27日    中国博士招聘网
分享到:
一、研究所简介
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原名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隶属于广东省科学院;是我国红壤区唯一的土壤学专业研究机构。现有职工178人,其中国家杰青、优青、青年千人、青年拔尖等国家级人才5人,省级人才11人次,包括广东省杰青5人和广东特支计划6人;已构建了一支较高水平的创新研究队伍。
“红壤物质循环与污染控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推荐至科技部;合作建有“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连续多次评估为优秀。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一等奖等共6项。主办国家核心学术期刊《生态环境学报》。
二、研究所发展愿景
立足我国红壤区,面向国际土壤学前沿重大科学问题,针对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影响人类健康的土壤资源环境问题,开展红壤退化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红壤养分循环及其生态效应、红壤特征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污染控制的重大应用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建立土壤与人类活动和谐发展的红壤物质循环理论体系,发展以土壤科学为核心并与环境科学、生态科学交叉融合的学科构架,全面推进红壤研究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高水平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培育与技术转移转化、高层次国内外合作与交流,形成“前瞻性红壤物质循环基础研究—土壤改良与污染控制关键技术创新—行业服务创新”的系统性科学研究与科技服务平台,为红壤区实施“土十条”、“水十条”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为我国红壤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将研究所建设成为红壤特色明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红壤研究中心,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
三、招聘政策
1.广东省最新出台的《关于加快新时代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2017年广东省委粤发【2017】1号文《关于我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的系列政策。
2.广东省科学院资助政策。新进博士、学科骨干、领军人才的资助根据每一年的相应政策而定。
3.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的《目标制青年创新岗位制度》、《红壤创新人才计划实施办法》。
四、岗位设置与待遇
1.岗位层次
(1)杰出人才。包括已经获得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称号的、已经取得杰出科技创新成果、具备较强学术领导力的高层次人才。
(2)领军人才。包括已经获得国家优青、青年拔尖人才、青年千人、青年长江称号的、已经取得优秀科技创新成果的拔尖人才。
(3)学科骨干人才。包括已经获得省级杰青、青年拔尖人才称号的,或者从国际知名大学回国工作的优秀人才,等等。
(4)青年创新人才。从国际高水平大学、中国科学院、双一流大学、985大学、211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已经具备了从事科学研究、技术研发或工程应用的较突出的工作能力,理论功底扎实,事业心较强,积极向上,能够配合好团队工作的青年才俊。
2.待遇
2.1杰出人才。
(1)薪酬。协议工资制,年薪80-100万元。
(2)住房。提供优厚的人才住房或安家费。
(3)编制。优先入编。
2.2领军人才。
(1)薪酬。协议工资制,年薪50-80万元。
(2)住房。提供优厚的人才住房或安家费。
(3)编制。优先入编。
2.3学科骨干人才。
(1)薪酬。根据研究所的薪酬制度计算薪酬,绩效工资根据实际贡献与团队情况计算,上不封顶;不包括论文、专利与成果转化奖励。
(2)住房。提供周转住房或优厚的人才住房政策。
(3)编制。优先入编。
2.4青年创新人才。
(1)薪酬。主要根据学科发展需求设置岗位,按照实际贡献与发展潜力,分为A、B、C三档论薪酬;A档薪酬30万保底,不包括论文、专利与成果转化奖励。
(2)住房。提供住房补助或周转住房;国际高水平博士、经过考核认定的优秀博士、学科骨干或带头人等提供优厚的人才住房政策。
(3)编制与晋升。经过2-3年考核,优秀者获得入编资格。符合广东省人社厅颁发的高级职称评定条件的,优先推荐评定副高职称。
五、招聘岗位
学科方向一、红壤退化与资源可持续利用
包括红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红壤障碍消除与地力提升、红壤资源高效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三个优先主题。重点招聘的学科方向:土壤资源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区域环境质量与安全。
岗位1、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具备水土保持基础理论知识与研究经验,深入研究南方红壤区崩岗侵蚀与林下水土流失机理、发展过程、模型模拟以及防控技术措施。招聘青年创新人才1人,要求: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SCI论文2篇(发表或接收)。
岗位2、红壤退化机制和阻控技术:具备土壤学和生态学相关学科背景,熟悉土壤退化(肥力下降、生态功能退化、酸化)演变过程及其机理,熟练掌握红壤健康诊断、生态控施肥技术、施肥决策模型模拟和其他退化修复技术,深入研究红壤退化机制和阻控技术。
学科方向二、红壤养分循环及其生态效应
包括土壤氮磷循环及其高效利用、土壤碳循环与有机质提升、景观生态、面源污染控制等四个优先主题,服务于土壤养分高效利用与面源污染控制。
岗位1、面源污染机理:具备面源污染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经验,对南方城市降雨径流面源污染与农业面源污染的发生机理、发展过程与防控机制开展深入研究。招聘青年创新人才1人,要求: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SCI论文2篇(发表或接收)。
岗位2、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具备土壤学和农业生态学相关学科背景,熟悉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农田土壤生态和碳氮循环,深入开展土壤调理剂、土壤生态和氮磷流失防控技术研发。
学科方向三、红壤铁循环与污染控制
岗位1、环境微生物:具备环境微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稳定同位素探针、微生物宏基因组与转录组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手段,深入研究铁、重(类)金属、毒害有机物等转化或降解过程机制。
岗位2、非传统同位素地球化学:具备同位素地球化学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铁、镉、锌等非传统稳定同位素研究方法,包括样品前处理与分析测试方法,深入研究元素迁移转化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岗位3、反应机制与生物电化学:具备反应热力学与动力学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电化学、光谱学、微生物学等研究方法,深入研究微生物—矿物反应机制。
岗位4、环境材料:具备无机(有机)功能材料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新型材料制备、表征与应用的研究方法,深入研究新型材料治理环境污染的机制与应用技术。
岗位5、环境矿物学:具备活性矿物与地表环境因子相互作用过程研究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活性矿物结构和表面性质研究的光谱学、质谱学、结构学等研究手段,深入研究矿物与重金属相互作用过程中重金属赋存形态变化与矿物结构性质变化。
岗位6、重(类)金属污染治理:具备扎实的重金属污染修复与阻控的基础理论知识,有志于我国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实践。
联系方式
李芳柏,cefbli@soil.gd.cn;020-37021396
潘苏红,shpan@soil.gd.cn;020-87024766
邮件标题注明:中国博士招聘网+应聘岗位+毕业院校+本人姓名。
特别提示: 针对本网发布的部分招聘信息来自于网络,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请求职者先通过招聘单位网站或电话等方式核实招聘信息后再应聘,以防虚假、诈骗招聘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若有侵权,虚假、诈骗招聘信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处理。
[复制链接] [收藏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本文] [返回页顶] [返回首页
本站内容免责声明: 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个人、单位或来源于网络等其它发布信息(包含文字、图形、链接及其它)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所有发布信息仅供访问者参考(若发现虚假或错误信息接到通知或举报,经核实后及时删除或更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专区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 我们
Copyright(C) 2005 - 2015 www.51bosh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博士招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10328号-4
客服电话:0839-5253278 传 真:0839-5253278
未经 中国博士招聘网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博士招聘、求职信息及作品,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