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是从事医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研究的机构。它秉承了中西方医学悠久的人文传统,汲取了北京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致力于医学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对话与融合,从历史、哲学、伦理、法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和艺术等多学科视角来理解健康、疾病与医学,主张跨越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和基础医学与人文学科之间的藩篱,阐释当代医学技术、医疗服务和卫生保健事业所面临的问题,促进跨学科的教育与研究,为我国的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证研究。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具有优良的传统,医学史、医学心理学及医学伦理学等学科是我国建立最早的教学科研机构。现因工作需要,本年度面向海内外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5-10名。 
 一、招聘需求 
| 
 招聘系室  | 
 合作导师  | 
 专家领域方向  | 
 所需专业方向  | 
 北京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  
| 
 医学史与医学哲学系  | 
 周程教授  | 
 医药科技与社会  | 
 科技与社会、科学社会史等相关方向  | 
 哲学  |  
| 
 甄橙教授  | 
 医学专门史、医学博物馆文化  | 
 医学史、科学技术史、博物馆学、传播学  |  
| 
 唐文佩教授  | 
 医学思想史、科学技术与社会  | 
 科技与社会、科学社会史等相关方向  |  
| 
 医学伦理与法律学系  | 
 王岳教授  | 
 卫生法学、医药政策法制史、医患关系与医学人文  | 
 卫生法学、医药政策法制史、医患关系与医学人文  |  
| 
 赖立里研究员  | 
 医学人类学、科学技术与社会  | 
 医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与科学技术史相关方向  |  
| 
 丛亚丽教授  | 
 健康医疗数据和人工智能伦理法律方向;公共卫生伦理方向  | 
 健康医疗数据和人工智能伦理法律方向;公共卫生伦理方向  |  
| 
 陈海丹研究员  | 
 科技与社会、生命伦理学  | 
 前沿科技的伦理、法律、社会研究  |  
| 
 医学心理学系  | 
 官锐园教授  | 
 临床心理学,医学心理学  | 
    | 
 心理学  |  
| 
 健康政治学系  | 
 李秉奎研究员  |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 
 中国近现代史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 
 医学语言文化系  | 
 郭莉萍教授  | 
 医学话语  | 
 能进行中外医学话语对比或比较研究者优先考虑  | 
 外国语言文学  |  
| 
 黄蓉副研究员  |    
*更多导师信息,可搜索“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网站进行了解。 
二、资格条件 
1.具有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35岁; 
2.获得博士学位年限一般不超过两年; 
3.具有相关专业背景; 
4.热爱科研工作,具有创新和团队精神,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具有较高的英文水平,在专业期刊上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过高水平的研究论文; 
5.全职进站工作,符合北京大学医学部有关博士后管理的规定。 
三、应聘材料 
1.个人完整简历(包括教育背景、科研经历、主要学术成果等); 
2.身份证/护照、博士学历和学位证书(尚未拿到证书者,请提交同意授予博士学位证明或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专业技术职务聘书; 
3.2-3篇代表性学术论文、著作,学术影响及评价的相关证明材料; 
4.专家推荐信2份及专家联系方式(须专家亲笔签名); 
5.博士后期间研究设想(2000字以内); 
6.材料接收截止日期:2022年11月30日。 
四、博士后待遇 
1.博士后享受职工待遇; 
2.北京大学医学部拥有优秀的学科、师资资源和科研平台,近年通过拓宽经费渠道、增加名额、大幅提高了博士后待遇,通过加强过程管理和评优等方式鼓励博士后多出优秀成果; 
3.薪酬福利:普通全职博士后税前年收入约21万元(含单位公积金),博雅博士后税前年收入约27万元(含单位公积金)。按照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缴纳社会保险和公积金; 
4.住房:博士后按照进站时间可排队申请博士后公寓,租住公寓者按照市场价缴纳房租; 
5.各类基金申请:鼓励博士后申请各类研究经费或奖励经费。如国家的香江学者计划、中德计划、国际交流计划(含引进项目、派出项目和学术交流项目)、“博新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 
五、招聘程序 
有意应聘者请以“姓名+应聘***合作导师博士后+中国博士招聘网”为主题,通过电子邮件提交应聘材料,材料筛选后将统一通知应聘者进行面试。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丁老师 
联系电话:010-82802512 
电子邮箱:dingluo@bjmu.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 
邮编:100191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