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简称“北大口腔”,作为“国家口腔医学中心”,现有诊疗椅位807台(含三亚医院迎宾门诊部20台),开放病床173张,下设分支医疗机构8个,在岗教职员工2900余人。目前,医院年门急诊服务患者超209万人次、年收治住院患者9000余人次,口腔专科医疗服务规模世界领先。
多年来,我院一直吸纳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人才,以“崇尚创新、引领未来、扎根祖国、面向国际”为育人目标,培育新时代的卓越口腔医学人才。我院拥有优秀的学科、师资资源和科研平台,近年通过拓宽经费渠道、增加名额、大幅提高博士后待遇,通过加强过程管理和评优等方式鼓励博士后多出优秀成果。为满足学科建设的需要,充实人才队伍。
我院深入贯彻大学科发展理念,落实大学科人才培养措施,为医院未来发展储备人才。2026年拟接收临床型博士后68名、科研型博士后42名,欢迎海内外优秀博士加入我们!
一、博士后基本申报条件(满足此条件基础上,结合合作导师要求,择优录取)
1.热爱祖国、忠于人民,遵纪守法,无违法违规违纪等不良记录,品学兼优,身心健康;
2.相关专业博士毕业生,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年龄不超过 35 岁;
3.博士在学期间,作为第一作者在高水平杂志上发表或被正式接收论著1篇;
4.进站研究计划需与合作导师的科研课题或研究专长相关;具备较强的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
5.符合北京大学医学部有关博士后管理规定,胜任其他岗位要求。
二、招聘信息及研究方向
|
序号 |
科室 |
合作导师 |
研究方向 |
招收类型 |
|
1 |
口腔颌面外科 |
郭传瑸 |
颌面关节肌骨动力及智能装备研究;精准靶向肿瘤细胞可控死亡的合成生物学研究;可降解镁基金属材料在颅颌面骨组织再生的应用转化探究 |
临床型1人;
科研型1人 |
|
蔡志刚 |
口腔颌面部肿瘤及修复与重建 |
临床型2人;
科研型1人 |
|
彭歆 |
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缺损重建 |
临床型2人 |
|
张杰 |
口腔癌诊断和治疗 |
临床型1人 |
|
贺洋 |
口腔颌面创伤及颞下颌关节外科 |
临床型2人 |
|
单小峰 |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诊治 |
临床型2人 |
|
黄明伟 |
头颈部肿瘤的综合治疗 |
临床型1人;科研型1人 |
|
苏家增 |
脑机接口技术在口腔颌面功能畸形中的应用;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临床治疗新方向;唾液分泌的调控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
临床型2人;科研型1人 |
|
刘筱菁 |
颅颌面畸形与自我认知心理特点;颅面畸形与精神类疾病的共病研究 |
临床型1人; |
|
许向亮 |
口腔颌面外科学牙槽外科方向;人工颞下颌关节研究;口腔颌面颈部解剖学研究 |
临床型1人 |
|
郭玉兴 |
基于AI+拉曼光谱的口腔颌面术中骨边界识别与精准切除导航系统的构建 |
临床型1人;科研型1人 |
|
贾凌飞 |
仿生纳米材料在头颈鳞癌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科研型1人 |
|
章文博 |
口腔颌面部肿瘤综合治疗;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重建;数智化技术应用;颅颌面手术机器人研发 |
临床型2人 |
|
2 |
修复科 |
周永胜 |
口腔组织再生 |
临床型2人;科研型2人 |
|
刘云松 |
口腔骨再生;智慧生物材料研发 |
临床型2人;科研型1人 |
|
吕珑薇 |
口腔组织再生与生物材料;AI驱动的修复体及生物材料研发 |
临床型1人;
科研型1人 |
|
张磊 |
新型氧化锆种植体研发;种植体周病防治相关纳米材料的研发 |
临床型1人 |
|
刘晓强 |
3D打印氧化锆陶瓷;人工智能 |
临床型1人;科研型1人 |
|
叶红强 |
数字化口腔修复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
临床型1人 |
|
韩冬 |
牙齿发育的调控机制 |
临床型1人 |
|
3 |
特诊科 |
邓旭亮 |
牙/颌仿生修复材料 |
临床型2人;科研型2人 |
|
卫彦 |
口腔修复材料 |
临床型2人;科研型2人 |
|
徐明明 |
口腔人工智能 |
临床型1人;科研型2人 |
|
4 |
牙体科 |
王晓燕 |
口腔生物材料与微环境互作;口腔微生态与疾病 |
临床型3人 |
|
梁宇红 |
生物活性材料诱导牙髓及骨组织再生;活髓保存治疗相关临床及基础研究;牙体牙髓治疗相关新型生物活性材料 |
临床型3人 |
|
5 |
正畸科 |
李巍然 |
唇腭裂患者与非唇腭裂患者的上颌弓形比较 |
临床型1人 |
|
韩冰 |
口腔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 |
临床型1人;科研型2人 |
|
谷岩 |
牙周膜体内测量与基于PINNs的个性化正畸仿真的研究 |
临床型1人 |
|
孙燕楠 |
多模态颌面部软硬组织形态学及人工智能研究 |
临床型1人 |
|
何丹青 |
三维软硬组织形态学研究以及人工智能分析 |
临床型1人 |
|
刘燕 |
仿生纳米材料与颅颌面组织再生 |
科研型1人 |
|
杨瑞莉 |
生物力学调控组织再生作用及机制研究 |
科研型1人 |
|
6 |
牙周科 |
胡文杰 |
口腔组织再生 |
临床型2人;科研型1人 |
|
栾庆先 |
牙周组织再生;牙周炎与全身疾病关系 |
临床型2人; |
|
侯建霞 |
牙周病病因及机制研究 |
临床型2人;科研型1人 |
|
7 |
预防科 |
郑树国 |
基于口腔微生态失衡精准检测的疾病早期防治策略研究 |
临床型2人;科研型1人 |
|
袁超 |
口腔微生态精准诊疗技术研究 |
临床型1人;科研型1人 |
|
8 |
综合二科 |
王宇光 |
口腔材料;生物医学 |
临床型2人;科研型1人 |
|
9 |
医学影像科 |
邓旭亮 |
唾液腺非肿瘤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研究 |
临床型1人 |
|
10 |
儿童口腔科 |
王存玉 |
肿瘤干细胞;牙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观遗传调控;再生医学 |
科研型2人 |
|
夏斌 |
口腔医学影像人工智能识别提取分析;牙源性干细胞;衍生物介导的组织修复与再生 |
临床型3人 |
|
11 |
综合治疗科 |
侯建霞 |
牙周病病因及机制研究 |
临床型1人 |
|
贺洋 |
口腔颌面创伤;颞下颌关节外科 |
临床型1人 |
|
12 |
种植科 |
蒋析 |
数字化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口腔种植学中的应用 |
临床型1人 |
|
13 |
第一门诊部 |
邓旭亮 |
口腔修复 |
临床型1人 |
|
乔静 |
牙周组织再生和牙周组织工程 |
临床型1人 |
|
韩冰 |
口腔生物材料研发与转化 |
临床型1人 |
|
柳大为 |
凋亡信号促进颌骨缺损再生机制研究 |
临床型1人 |
|
14 |
第二门诊部 |
胡文杰 |
牙周和种植体微生物研究 |
临床型1人 |
|
杨瑞莉 |
牙颌组织再生研究 |
临床型1人 |
|
15 |
第四门诊部 |
韩冰 |
骨代谢与组织工程 |
临床型1人 |
|
16 |
中心实验室 |
刘浩 |
颌骨骨质疏松和骨缺损防治 |
科研型1人 |
|
刘燕 |
仿生纳米材料与颅颌面组织再生 |
科研型1人 |
|
王衣祥 |
骨衰老的分子机制;龋病发生及预测 |
科研型1人 |
|
蒋楠 |
颅颌面组织发育、衰老与再生 |
科研型1人 |
|
刘欣宇 |
用于抗肿瘤/抗菌/组织工程的蛋白质生物材料 |
科研型1人 |
|
17 |
材料研究室 |
夏丹丹 |
口腔组织修复材料 |
科研型1人 |
|
宋佳 |
口腔免疫稳态 |
科研型1人 |
|
刘洋 |
生物材料与口腔组织再生 |
科研型1人 |
|
张学慧 |
口腔生物材料样本的痕量分析方法开发与验证;人工智能驱动的生物材料性能评价体系开发 |
科研型2人 |
|
18 |
数字化中心 |
原福松 |
整合人工智能、机器人、超快激光及生物材料的精准诊疗新策略及应用基础研究 |
科研型1人 |
|
田素坤 |
医学人工智能诊断与仿生设计智造技术 |
科研型1人 |
|
王相 |
口腔数字生物材料智能制造 |
科研型1人 |
|
张旭 |
生物3D打印与类器官芯片 |
科研型1人 |
具体岗位要求及导师简介请查看我院招聘网站:
二、博士后待遇
在站期间按照在编人员进行管理,享受职工待遇;按照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缴纳社会保险和公积金、公费医疗等职工待遇和工会会员福利,享受博士后年终绩效等。
1、 薪酬福利: 入选“国家资助博士后A档”(博新计划)和“引进计划”博士后税前年收入约48万元(含单位公积金);入选“博雅博士后”税前年收入约38万元(含单位公积金);入选“国家资助B档”税前年收入约36万元(含单位公积金),普通全职博士后税前年收入约30万元(含单位公积金)。两年期考核优秀,在站第三年的年薪提高5.4万元。
2、 奖励:按规定享受医院科研绩效奖励;按规定评选北京大学及医学部优秀博士后奖励等。
3、 住房:按照进站时间先后可排队申请博士后公寓,按照市场价缴纳房租。“博新”、“博雅”、“国家资助”博士后享有优先分配权。
4、 基金申请:医院鼓励支持申请各类研究、基金、奖励、人才称号等,并提供专家指导。
5、 户口:非京籍博士后可将户口迁至北京大学医学部集体户。出站满足落户条件者,按相关政策办理落户及随迁。
6、 子女入园、入学:符合属地子女入园、入学政策的博士后,依据全国博管办介绍信可以办理子女入幼儿园、上小学和初中。
7、 工作:博士后优先留院工作,提供医师、新体制等多种岗位。
三、简历投递
或扫描二维码:  具体岗位需求及导师简介将陆续在网站公布,敬请期待。
简历接收截止时间:2025-12-5,应聘人员须保证所提交应聘材料的真实性!
医院综合考察应聘者材料后,组织面试及考核考察,择优进站,按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后进站要求及程序办理相关手续。
本公告2026年有效,如遇医学部、医院政策调整以调整后政策为准。
四、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2号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人事处
联系人:张老师
联系电话:010-82195569 |